第七十四章:王紉秋[第2頁/共4頁]
王闓運也不急,點了點頭道:“大民氣胸天下,紉秋(王闓運的字)豈有不知?紉秋來蘇南已有一年,每日來往於田畝湖澤之間,我觀大人雖名為天朝聖軍,實與天京洪逆大分歧也,大人興國粹,護名教,辦書院,禮賢下士,完工廠,利農桑,通水陸,其誌高遠,豈肯久居人下?大人在蘇南練習士卒,獎帥全軍,一掃江南宦海疲玩之積習,抖擻蘇浙士農工商之精力,居功至偉,有口皆碑。晚生渡湘水而來,感大人之誌,願助大人一臂之力,為何大人卻拒人千裡以外?我在太湖渡口見大人《討胡檄》,不曉得此文乃府上何人所做?此文筆力雄肆,鼓勵民氣,但以此文砥定天下,卻有不敷。”王闓運頓了一下,喝了口茶,看到王財聽得出神,持續道,“當年湯王伐桀,有《湯誓》傳世;武王伐紂,在孟津作《泰誓》,在牧野作《牧誓》。征討有罪,恭行天罰。徐敬業起兵伐武曌,駱賓王為其作《討武氏檄》,千古傳誦,遂為一代名文。大人於蘇浙高舉義旗,發兵伐無道,此事必將永載史冊,《討胡檄》也必將傳播千古,但是不曉得大人有冇有讀過曾伯涵所作的《討粵匪檄》?通篇儘是攙扶名教,保護綱常之意,那裡有勤王報國之心?滿人素防漢軍,二百年來未有漢人獨領雄師之事,今曾伯涵編練湘勇,兵強馬壯,水陸並舉,此事與清廷實是一喜一憂,大人何不在檄文中點明此處?如此一來,大人感覺清廷還會如此信賴曾伯涵嗎?吾觀天象,大人乃當今竄改乾坤之人物,秦無道,遂有各路諸侯逐鹿中原,今大人得民氣而爭天下,何愁大事不成?”
第七十四章:王紉秋
王闓運想了一會,點頭道:“長江關鍵凡四周。一曰荊州,西連巴、蜀,南並常、澧,自古覺得重鎮;一曰嶽州,湖南之流派也;一曰武昌,江漢之水所由合,四衝爭戰之地,東南數省之關頭地點;一曰九江,江西之流派。此四周,皆死力相爭之地。今上據武昌,下據九江,長江四周關鍵已得兩處。欲製九江之命,必由武昌而下,欲破武昌,必由崇、通而入。依我之見,需進崇陽、通城,斷絕湘軍自江西入湖北之路,則武昌可保,另江西境內亦需確保南昌、饒州,如此大局可定。再待石逆……石將軍進占撫州,大人順贛江南下,篡奪贛州,那江西可平,廓清東南亦在望了。”
王闓運照片:
王財眯上眼睛細心的想了一會,暗道混了這麼久了,第一次發明如此雄材的人,一下子從太師椅上跳了起來,拉住王闓運坐到太師椅上,本身撩衣拜倒,口中道:“先生自湖南而來,不辭千裡路遙,以先生之材獻之清廷,必可衣貂(清朝隻要二品以上官能夠衣貂,這裡是指王紉秋到清廷那邊能夠封個二品以上官職),今來蘇南,實是心胸救國救民之誌,令人感佩。財必以國士相待,盼先生不時指教,以助我解民倒懸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