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唐朝工科生 - 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

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1頁/共4頁]

也養了點肥膘籌辦過冬,康德喝著還算溫熱的茶水,慢條斯理地看著火線一盆明黃大菊花:“做甚麼文章?你們想說個甚麼?這汝州就在都城腳下,又有甚麼文章能夠做?”

老張跟鄭玄意定了調子以後,武漢拜候團的第一次全麵“招商引資”座談會,竟然是在鄰近都城的汝州創辦。

一條“汝水路”修了辣麼久,這還冇見著轉頭錢呢,何必跟汝南老鐵們瞎扯淡。

一看張德這模樣,老劉也不端著揣著,直接道:“這不是汝州冇錢,朝廷也不甚中意麼。這汝州南北貫穿的官道,走馬走車都還行,可渡水翻山的,就不是個好路。過了魯陽關,方城山以西那一段,鄧州也不甚打理,進南陽還要過淯水的,這橋時不時都是破敗不堪,實在傷人。”

康德絕望地搖點頭,“你們動動腦筋,這修橋鋪路,於兩位陛下,於朝廷,是功德,還是好事?”

不過兩家大佬既然都出了麵,這個官方包管還是有的。就算劉玄意走人,不再汝州乾了,這汝州空中上的吏員,也不成能說劉玄意走了就開端帶著新上任的汝州刺史到處殺豬。

“那操之給個章程?”

入秋以後,康德的日子就好過了一些,氣候適合,天子隻要不到處亂跑,就不怕著涼受了風寒。

張德笑眯眯地看著劉玄意。

這辦事生三個字,是京中書院的門生叫出來的,“辦事”二字,都城中本來不如何用,現在卻用得比誰都勤奮。

現在話頭轉了七八個彎,驀地說放心去做,他們一點底氣都冇有。

“大人,張梁豐莫不是要在汝州做點文章?”

張德連連點頭,鄧州治所不在南陽,而是在穰縣。往南走官道,卯足了勁趕路,一天幾個來回不成題目。

東陽公陳君賓,是南陳鄱陽王陳伯山的兒子,跟張德也是有友情的。根基上南朝宗室眼下跟張德都是有友情,氣力使然。

打狗看仆人,殺豬也是如此。

隻聽康德不緊不慢半點炊火氣都冇有地說道:“這幾年,工部收縮何止十倍二十倍?幾個大工程下來,金山銀海的現錢跟流水普通過手。再要這麼下去,工部豈不是天下第一部?這還得了?”

“如何個充抵法?”

隻是想要把汝州的糧食運到武漢去,也向來不是個簡樸的事情。

舉高了音量的康德將兩枚玉膽一收,身子向前一探,微微向下抬高,然後語氣安靜地說道:“你們幾個狗崽子想要分了工部、都水監……冇題目,放心去做就是。”

一個蒲伏在地的宦官頓時反應過來,他身上青袍料子極好,是上等的絲綢,裡頭另有蜀錦改的內襯,皂靴加了膠底,滿身高低看著樸實,實則寶貴。

全部汝州最不缺的就是糧食,而武漢糧食向來都是多多益善,有多少糧食砸出來,兩百萬人一張嘴,甚麼都能吃的乾清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