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跟我比眼光?[第1頁/共3頁]
“第一,新羅和百濟開戰以後,我青幫情願直接出兵襄助,打下的百濟地盤也全都歸新羅統統,但白江口一帶的出海口,由大唐駐兵且築城,我的青幫想用這處所做一點貿易。”
“第二,征討高句麗之時,如果需求,但願貴國能答應我們從貴國境內借道,並供應部分糧草和補給”
而高句麗滅亡以後,若大唐仍然保持強大,則新羅天然永久都會是大唐的小迷弟,乃至逐步異化兼併也不是難事,有這麼個迷弟對遼東地區的穩定應當也會大有幫忙。
金真德一懵,想不到秦浩竟然這麼輕易就承諾她兼併百濟,還情願主動出海軍作戰,至於那些附加前提,金真德想來想去彷彿滿是經濟方麵的,或許要吃很大的經濟虧,但相對穩定政權並儲存下去來講,彷彿就不算甚麼了。
如果統統遵循本來的汗青軌跡生長,新羅的機遇實在相稱之大,乃至這機遇來的速率連他們本身都冇法設想。
“我先說說我的誠意吧,大牛能夠成為我的王夫,將來新羅的鼎祚,也必將由他擔當,並且,新羅的青年一帶都將跟這個孩子去長安餬口,而朝貢不竭,永久服從天可汗號令。”
秦浩沉吟道:“太子就不怕外臣食言麼?”
“太子殿下無妨有話直說,能做到的,外臣必定竭儘儘力,做不到的,我也冇甚麼體例。”
“若秦侯能承諾我,現在便能夠將大牛放了。”
除了割地和賠款以外,秦浩這前提幾近就是個大唐版的南京條約啊,朝鮮半島一上一下兩個良好的出海口全讓大唐給占據並鑄城,隻要一天它不兼併高句麗,它的海貿就算是廢了,今後大唐想如何欺負就如何欺負。
站在新羅的角度,此戰最好的成果當然就是高句麗敗而不亡了,究竟上這女人的統統佈局也都是在賭這個成果。
新羅就是第二個高句麗!
“如果大唐連長城都打不破,那也冇甚麼可說的,隻但願大唐不要放棄我們,保我們不死也就是了。”
“請說。”
本身或許不是一個短長的政客,但想跟本身比計謀目光,去賭十年二十年以後麼,嗬嗬。。。
到時候若他能兼併百濟,跟高句麗構成近似於後代南北韓的乾係,隻需二十年乃至十數年的療攝生息,則新羅的國力恐怕乃至能夠超出於跟大唐爭鋒的高句麗之上了,那麼,這盤棋對他們來講,也就有了做棋手的機遇,乃至機遇比高句麗還要大一些。
“秦侯請講”
秦浩的腦筋飛速運轉,思慮此中利弊,這女人一沉著下來,但是比她姐姐難對於多了,所思所做所謀,滿是著眼於十年以後,是個政道妙手,秦浩恐怕本身一個不謹慎上了人家的道。
“第四,答應我大唐的唐聯儲在金城開端分支,便利我大唐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