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朕已經迫不及待了![第1頁/共4頁]
但現在李在嶺南乾的熱火朝天,冇有戰役,冇有兵變,有的隻是戰役相處,李家在琉求建立了港口,建立了城堡,建立了屯莊,建立了作坊,移民已經五萬多口了。
顏回加封兗國公,曾插手封為成國公,孔伋加封為沂國公,孟軻加封為鄒國公。
南北朝到隋唐,那邊有點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的感。
一個奧妙的均衡。
曆代尊儒,儒家推行教養,對於皇權的穩固是很有幫忙的,李世民深知這一點。李這個時候上的這道奏摺,讓他非常歡暢。
之前,中原動亂不安,各朝也冇不足力去對這些人動手。
對於百越俚獠來講,那就無疑於一根刺了,或者是一把刀。
如許的一個處所,豈能還一向交給那些豪強們,豈能讓他們一向當土天子。
琉求也跟嶺南差未幾,乃至之前比嶺南更是一個化外之地。
嶺南的廣東廣西廣南和越南四省,現在除了一個廣州和一個交州,朝廷節製在手,其他處所談不上節製,連稅收都收不到,嶺南四省的那些百越之民,他們底子就冇入籍。不入籍就不算大唐的編戶齊民,冇入籍也就不消征稅退役。
“王承恩。”
不管如何說,大唐的諸侯與那些羈糜的酋帥比擬,當然是諸侯纔是本身人。畢竟,酋帥們那是世襲領主,他們既不征稅也不平役,部下的人丁也不是朝廷的編戶齊民,連他們的地盤那都算不上朝廷的邊境。
李世民很喜好看李的這些奏章,倒像是看一篇篇紀行,讀的是地理妙聞。這些奏章看完後,他普通都會轉給太子看。
“島西部的中下流本地地區,是平坦的沖積平原。目前李家所建的琉求港,琉求城正在西部南麵的平原上。”
李的這類體例,讓李世民看到了管理嶺南的一個新體例。
隻不過明天這奏章,卻與平常不太一樣。
北周大象二年,靜帝宇文衍追封孔子為“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
天子手捧著剛從東南琉求送來的奏章,細心的瀏覽著。這是太師、越王李送來的奏摺,李離京以後,根基上每十天一道奏摺,這是李世民與他的商定。讓他到了處所,多上奏與他,主動參與朝堂軍國大事的商討,哪怕冇有大事,談談處所見聞,說說新政推行環境也好。
大唐立國已經十年,十年來也是曆經盤曲,風雨不竭。現在也終因而表裡皆平,恰是偃武修文的好機會,這個時候大加追封追諡儒家先賢們,對於大唐的統治安定也是大有感化的。
文宣是諡號,王是爵位,大成至聖是尊號,太師是官位。比起前幾朝的公爵,王爵當然更高。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當初對這個琉求倒是冇如何體味,冇想到琉求本來是如此一個大島,傳聞島上山夷稀有十萬,其地南北兩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