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唐朝好地主 - 第644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七更,求月票!)

第644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七更,求月票!)[第1頁/共3頁]

“這是個不錯的體例,記下。”

李超起家,手撐在桌上。

李超也在與崔琰、王玄策還弟子屬吏們研討著蝗蟲。李超的麵前桌上,擺著的蝗蟲樣本更多,從蝗蟲卵到蝗蟲幼蟲再到本錢,有七八個階段的蝗蟲標本。

“能夠用挖溝坎,然後夜間燒火引蝗蟲,以網捕獲,然後拿去用碾碾成粉碎,拿去曬粉,再加工成救災餅。”李超彌補了幾點。

所謂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另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說法。

一邊說,一邊王玄策還走到桌前,從桌上拿起一隻成年蝗蟲,“相國請看,蝗蟲的氣孔在腹部,如果埋在土中,就會隔斷氛圍使其冇法呼吸,讓其悶死。”

不過李超對於溝坎火誘法,仍然不是很滿足。

“明天的功課如何是一隻螞蚱啊?”

“你們的體例都挺好的,但另有一個處統統些不敷。捕到的蝗蟲,如何能埋掉燒掉呢?這但是能吃的啊。災情產生,到處缺糧,蝗蟲異化米稻和穀糠、野菜等,但是能做成救災餅的。”

王玄策也出聲發言。

要滅蝗蟲,首要還是該當在蝗蟲還是卵和幼蟲的時候。蝗蟲還是蟲卵,那麼蝗蟲就是不動的,是死的,去挖出來,挖一點他就少一點,底子不會逃不會跑。

不過王玄策的溝坎活埋法,被上官儀反對。

有了蝗蟲的標本,那麼就比較簡樸了,大師圍著那隻蝗蟲乾在那邊折騰。

“相國,溝坎法出缺點。有史乘記錄,晉人劉聰捕蝗以溝坎法埋之,但蝗蟲不死,又從土裡鑽出來重新禍害莊稼。以是我覺得,溝坎法滅蝗,最後還是邊燒邊埋。夜間在挖好的溝旁點上火堆,勾引蝗蟲飛入火堆燒死,然後把掃進溝中埋葬,或者把捕到的蝗蟲扔到水裡淹死!”

蝗蟲吃莊稼,而他們吃蝗蟲!

這類時候的蝗蟲但是很會飛的。

“哦,看看題目是甚麼。”

“溝坎法,就是先在地頭,路旁挖溝,然後代人一字排開,手拿樹枝和木棍之類的東西,揮動號令,把蝗蟲趕進地頭和深溝裡去,再加土埋葬。”

“鼓勵百姓多養雞養鴨,趕到田間河邊去捕食蝗蟲。”

柴令武比來冇少吃螞蚱,對於螞蚱再熟諳不過了,看到紙上那隻畫的栩栩如生的蝗蟲,腦袋裡立馬就想到了蝗蟲的一百零八種吃法,忍不住都流口水了。

這都是治蝗集會了,這個傢夥還談甚麼拜蝗神,如許的人留著何用。

“相國,詩經中曾有詩句秉畀烈焰,我以為這是指以火誘捕蝗蟲以毀滅之的體例。”崔琰雖說是武將,但畢竟山東大族崔家的後輩,書是冇少讀的。

一群孩子七嘴八舌,一個說是這三部分,一個說是那三部分。

蝗蟲這玩意,種類繁多,數量基數多,滋長成活率高,漫衍還遍及,並且食性遍及。隨便遺漏一塊處所,就能孵化成數以億計的蝗蟲。最可駭的還是在於蝗蟲會遷徙,每到一處,就會彙合更多的蝗蟲,構成更大的蝗蟲群,不竭的強大蝗蟲群,最後構成囊括統統吃光統統的大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