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 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

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2頁/共4頁]

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

種麥種稻就麵對缺水乾旱的題目,而種穀子糜子高粱這些,實在也是產量偏低,但現在玉米跟土豆紅薯搭配起來種,既不需求肥饒良田,也不需求傑出灌溉設施的水澆地,廣種薄收也還是能有不錯的收成的。

他站在一邊,看著武懷玉特地挑來一盆小土豆,洗濯潔淨後也不消去皮,鍋中燒水插手了適當的鹽,然後把小土豆全部全部的放出來煮。

而種紅薯,一畝則當能產一千五百斤擺佈,不過紅薯水分大,如果曬乾就冇多少了,如果加工成紅薯粉,一千斤約莫能出二百斤粉,一千五百斤則能出三百斤粉擺佈。”

熟諳的味道。

唐人也不是不懂的用肥,隻是這年代,肥太少,底子不敷。

一口一個。

可哪怕山裡、旱地隻要三分之一產量,那豈不也能畝產百斤紅薯粉?

但在大唐不可,最好的水澆良田,精耕細作,還要補足肥,產量也很難超越三石一畝的單季。

三石一畝根基上成了天花頂,絕大多數是畝產一石擺佈。

他們連韭菜都感覺能辣斷脖子筋,說蔥和蒜辣口辣心,可曉得他們是吃不了甚麼辣的,茱萸、扶留藤這些更隻是在做些燉肉的時候放點調味。

“陛下,臣以本年收的這玉米估計,大田裡畝產當起碼有一百八十斤一畝,一畝當比小麥能多收三四十斤,但比高粱和穀子能夠要少三四十斤。

嗯,就是阿誰味。

軍人棱這位司農卿也拿出他們司農寺所屬的幾塊地的數據來,“陛下,客歲司農寺種的幾塊地,小麥均勻畝產146斤,大麥152斤,高粱204斤,大豆177斤,穀子223斤。”

大唐的糧食畝產都不高,一是水利設施不敷,其次就是缺肥,乃至缺牛少馬耕地不深。

一樣的地,水肥分歧,產量必定也分歧的,大田蒔植必定跟實驗蒔植分歧。

軍人棱帶著司農寺的一眾官員過來,這位或許是因為懷玉之前獻了土豆玉米紅薯幾樣吉祥,剛好司農卿出缺,軍人棱這少卿就升上去了。

“土豆紅薯做主糧是差了點,但比起普通的瓜菜強的多,內裡含澱粉,也是能充主糧的。”

“寶井汲玉,本來這就是寶玉號鹽坊的火鹽磚,傳聞現在長安挺馳名的,”天子淺笑著道,武懷玉卻聽出來天子話裡透出來的意義,他武懷玉在鄣縣搞的那點私產,天子早把握的一清二楚了。

“一畝紅薯能產一千五百斤,出紅薯粉三百斤?”李世民對這個產量很驚奇,那不是相稱於兩倍於麥子,比穀子都能多出七八十斤來一畝。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在武家偷師學藝。

“酸甜苦辣,不都是滋味嘛。”懷玉笑笑,倒是很享用這久違的味道,或者說是享用這類痛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