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2頁/共4頁]
有前提就還得編戶齊民。
“眾建而分其勢,”
不管是談殿如許的俚帥,還是馮盎如許的豪酋,他們如果敢抵擋禁止,那就是兵變了,朝廷討伐也就名正言順,
本來高府也不當儲存,但考慮到馮家的氣力,李世民籌算先留一手。
“留馮盎在朝,高官厚祿,讓其嫡宗子馮智戴回嶺南,任高州都督,”
把老馮留在長安,
“如果馮盎留在朝中,那麼高府為下都督府,附屬於容府,倒也能夠。不過如此一來,崖州都督府,該當改隸邕府。”
他兒子雖多,但就算如馮智戴是嫡宗子,幼年就勇猛有謀,可他不是老馮,人又年青,想要讓諸兄弟連合一心,必定不如老馮。
嶺南的桂管地區,比之廣管地區,相對更原始和掉隊,開辟程度更低,也更加動亂不安,
“把南扶州改名為竇州,劃到高府,把白州劃給容府,”
待彈壓安定羅竇洞諸蠻後,到時規複州縣,編戶齊民,分田授地,征收稅賦,朝廷也當在本地屯駐府兵,或是點選鄉勇團練。”
朝廷對嶺南需求的是編戶齊民,是征收稅役,
第二天,
朝廷是毫不答應的,
實在從馮盎這些年的行事來看,隻要不是逼急了,這傢夥也是很能忍的,畢竟他當年在隋朝做過官,不但侍從天子統領禁衛,還在本地當過太守,很清楚中原朝廷的強大。
這個簡樸的更調附屬,實際上卻也是留著背工。
以侯君集的膽小包天,加上對武家的痛恨,武懷義這個廣州都督都很能控的住場,到時如果局勢腐敗,懷義這個新都督就當到頭了,乃至能夠還要開罪。
急則生亂。
“侯君集,就讓他去做邕州都督吧,”
這實在就是一場削藩之戰,
比如說出兵攻打羅竇垌蠻,殺雞儆猴,再比如罷撤循州、南尹州、南康州、南德州、崖州諸都督府,
當朝廷在嶺南佈局落子,氣力充足後,便能夠明牌了,到時收他們兵權,閉幕他們的私兵,乃至收繳他們的兵器,
張亮坐在那邊,想著侯君集這廣州長史也冇做多久,這就升邕州都督了,並且天子剛纔說,侯君集這邕州都督還是武懷玉保舉的。
加上廣州都督武懷義、交州都督丘行則、桂州都督李襲誌,
把馮盎召進京,很關頭,
“乾脆,僅保管廣桂交和高容邕六府,其他的都督府全數裁撤,循州、南尹州、南康州、崖州、南德等府都撤了,”
馮陳寧冼等豪酋,也僅是納點土貢。
李世民決定,
魏征此次冇反對,因為天子也冇說馮盎或是陳龍樹還是誰是兵變,乃至要給馮盎加官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