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第1頁/共3頁]
“青哥,你乾嗎俄然問我這個題目呢?你是不是看到甚麼好墨了?”林海濤獵奇地扣問道。
他一邊說一邊接過賀青那塊古墨詳確入微地察看了起來,墨錠如同黑漆,純黑,冇有一點雜質,墨體非常細緻,微微透光,就像是一塊墨玉。
賀青照實答覆道:“冇有花多少錢,給了一萬五,他一開端開價五六萬呢,一起被我砍到這個價上了。”
“明朝之前的?”聽賀青一本端莊地那麼一說,林海濤彷彿想到了甚麼,點點頭附和誌,“青哥,你說的也對。墨一開端隻是一種謄寫和繪畫用品,製墨者首要考慮的是墨本身的質量,對於它內部撫玩姓並不是很講求,隻要到了明朝和清朝才逐步向藝術品挨近的。這塊墨年代應當很老,我看看先,還是妄下斷言的好。”
說著他從包裡取出來了那塊用布包好的墨錠,並展開給林海濤看。
“嗯,是的。”賀青問道,“海濤,你感覺這塊古墨有冇有能夠是‘李墨’?或者說是阿誰期間所出的古墨。年代長遠的古墨存世量希少,應當更值錢吧?”
“照你這麼說,這塊墨我出一萬五還虧了?”賀青很淡定地問道。
“如許啊?”林海濤說道,“喜好保藏古墨的人都曉得,李墨是聖級的墨寶,是‘天下第一品’,可惜有價無市,極難收到。
“海濤,‘李墨’那麼馳名嗎?”賀青問道,現在他極力按捺住心中那股狂喜之情,因為通過旁觀那塊古墨的影象記錄,他能確認,那東西所產的年代就是五代十國期間的,詳細的年代固然不是很清楚,畢竟是快速倒放,但是極有能夠就是“南唐李墨”。
“現在市場比較風行的徽墨就是從‘李廷珪墨’生長起來的,李廷珪成為古今墨家的宗師。以是當代的保藏家一提到古墨就會想起‘李墨’,保藏一塊,哪怕是一片‘李墨’都是他們夢寐以求卻又求之不得的!”
林海濤答覆道:“轉頭問問龍叔和我外公他們吧,他們必定有體例的。”
如果不肯定古墨的詳細來源,那賀青這會兒必定會悔怨了,不過也是了,如果不是先看到物品的來龍去脈,他也不會做這個決定了。
“本來如此!‘李墨’果然名滿天下!”聽完林海濤那番長篇大論的陳述以後,賀青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道。
林海濤放到鼻端聞了一下,說道:“有一股很奇特的味道,像是香氣,又像是腥氣,這塊墨所用的材質不普通啊。”
“‘李墨’?!”林海濤搖了點頭道,“這上麵冇有任何標記,很難肯定啊!如果經鑒定證明是‘李墨’或者阿誰期間的古墨,那你就撿到一個大寶貝了啊!物以稀為貴,真品李墨和元青花一樣希少,固然比不上元青花的市場代價,但是一塊賣個幾百萬的代價還是能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