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特工重生之農家生活小意思 - 316.第316章 煮粥譜

316.第316章 煮粥譜[第1頁/共2頁]

(這些都是肉肉上彀查的半個時候弄來的,如果大師又興趣能夠看看。當然,內裡的內容有些都是我們平常餬口做的,倒也詳細……)

清初的曹廷棟於他75歲時寫有《老老恒言》五卷,發行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此中前四卷講白叟攝生之道。第五卷為《粥譜說》,共列粥品l00種,分為上品(36種)、中品(27種)、下品(37種)。

現將《粥譜說》中的上品中品下品稱呼各舉數例,以見一斑。

說臘雪水甘寒解毒,春雪水生蟲易敗,不堪用。長流水四時都宜,池沼水有毒,井水以淩晨第一次汲的為最好等等。煮粥的火候以成糜為度,火候未到,氣味不敷,火候過分,氣味遂減。

在擇米方麵作者指出以粳米煮粥最好,粳米中又以香粳為最。晚稻性軟,亦可取,而以早稻為次。陳倉米不睬想。

令人感到不測的是,作者說煮粥的用柴和品格有關”說“火以桑柴為妙”,“桑乃箕星之精,能除風助藥力”。煮粥的器皿必須用瓷罐,勿用銅錫。食候方麵作者以為白叟能夠整天食粥,不分頓數,饑了即食,“亦能體健旺,享大壽”。

秋穀新碾的好,但不宜久藏煮粥,而以懸穀於通風處,隨時舂用為佳。擇水方麵,當代無自來水,對各種水源很講究辨彆,如以為擇水不宜,能使粥味俱變。

卷首為導言性子,概論粥的營養和寫粥譜的顛末,指出之前文獻中論粥的都很分離雜出,不便查檢。因而他在彙集前人文獻根本上,綜論煮粥的擇米、擇水、火候、食候的要點,分為三品,“非論保養治疾功力深淺之分歧,第取氣味輕清,香美適口者為上品,少遜者為中品,重濁者為下品。準以成數,共錄百種”。

(七)粥與食補中國人風俗早餐食粥,很多處所遲早兩餐都食粥。粥的特性是輕易接收消化,攝生家都說“粥能益人,老年尤宜”[18]。實在除老年外,產婦及嬰孩也宜食粥。中國人在耐久食粥過程中,摸索出一套煮粥所宜的“擇米”、“擇水”和“火候”等經曆,並且將粥同其他一些配料一起煮,締造出各式具有營養食補,保健、健身的粥品來,這是中國傳統營養學中一項貴重的財產,同時也具有斥地食品種類,豐富具有中國特性的旅遊食品的服從。

就是說上中下三品的分彆不是按營養治病的服從分彆,而是按粥的食味分彆的。以是上品的不必然營養療效好,下品的也不必然營養療效差。寶貴之處是作者所錄的粥品都說明文獻根據出處:“方本前人,乃已試之良法,說明出自何書,覺得征信。更詳兼治。方有定而治無定,治法亦可變通。”彆的,也申明他本人按照心得也“參入數方,則唯務無益而兼於適口,聊備老年之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