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天馬行空四部曲 - 第九十二章 不拘禮法,恃酒頹放

第九十二章 不拘禮法,恃酒頹放[第1頁/共4頁]

陸遊曾經要求拔除淩遲,《請除淩遲刑》雲:「肌肉已儘,而氣味未絕,肝心聯絡,而視明尤存。感慨致和,虧損仁政,實非聖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管。

在鼓勵韓侂冑勿忘抗金複興。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胡作戰的主張,但始終蒙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1209年)抱著未見國土光複的遺恨與世長辭,享年85歲。

評價、〖中〗國近當代─

詩大抵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少年到中年(46歲),期間最長但儲存作品起碼,約200首,因陸遊將本身初期「但欲工藻繪」的作品刪除淘汰的乾係。

蘇軾對白居易的評價也有不分歧處。蘇軾曾提出「元輕白俗」的說法,對元白的詩風很有微詞。但是厥後卻常以白居易自比,比方「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明朝後七子的王世貞、清朝神韻派的王士禎不愛好白居易的詩作。

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複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收回處長幼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循分寡求亦庶幾焉。」蘇軾對白居易的詩作,也有「白公暮年詩極高深。」的考語。

元稹評價白居易的詩文:「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長,樂天之長,可覺得多矣。夫諷諭之詩長於激,閒適之詩長於遣,感慨之詩長於切,五字律詩百言而上長於贍,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長於情,賦、讚、箴、戒之類長於當,碑、記、敘、事、製誥長於實,啟、奏、表、狀長於直,書、檄、詞、策、判辨長於儘。總而言之,不亦多乎哉。」對白居易推許備至。

因為攝生有術,嗜食薏仁和木耳,到了暮年,仍然耳聰目明。慶元五年(1199年),陸遊曾為韓侂冑寫《南園記》,據稱韓侂冑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

陸遊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遊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

第三期為蟄居故鄉到去世,現存詩6500首。數量之以是較多是由於他暮年未暇淘汰的原因。此期間與農夫打仗較多,再加上宦海沉浮飽經憂患,並且其年齡已高,是以氣勢轉為清曠淡遠的故鄉氣勢和苦楚的人生感慨。

據記錄,遼的天子曾親身將白居易的諷諭詩翻譯為契丹筆墨,命臣子們瀏覽。元好問對白居易的詩作賜與很高的評價,他說:「幷州未是風騷域,五百年中一樂天。」在《論詩三十首》「一語天然萬古新」句下,元好問自注:「陶淵明,晉之白樂天。」

仳離後陸遊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31歲遊經沉園時,偶見唐婉佳耦,陸遊在沉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密意,而後多次賦詩記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馳名的愛情詩《沉園》。唐氏讀了陸遊的釵頭鳳後哀思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歸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