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容齋隨筆資治通鑒[第1頁/共3頁]
紹興三十一年(1161),遷左司員外郎。
紹興三十二年春(1162),金世宗遣左監軍高忠建來告登基且媾和,洪邁為接伴使,充賀登基使,出使金國,受辱而歸。
洪邁(1123─1202),字景盧,號容齋;饒州鄱陽人(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洪皓第三子。南宋名臣,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端明殿學士。以條記《容齋漫筆》、《夷堅誌》聞名於世。
淳熙三年(1176)建議許浦開河三十六裡,梅裡築二大堰;又建議製作多槳底平船,募集瀕海富商入船予爵,招善操舟者以補水軍。同年以提舉佑神觀兼侍講、同修國史。
醫藥:《伏龍肝》、《雷公炮灸論》。
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輯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洪邁在《容齋漫筆》卷首開宗明義:「餘老去習懶。讀書未幾,意之所之,隨即記載,因其前後,無復全次,故目之曰漫筆。」
兵法、軍製:《三衙軍製》、《露布》、《兵家貴於預備》、《將帥當專》
乾道三年(1167),遷起居郎,拜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
乾道六年(1170),知贛州。
《容齋四筆》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
文物:《壽亭侯印》、《紫極觀鬆》、《古錞於》
《容齋三筆》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
洪邁著作包含《容齋漫筆》五集、《夷堅誌》、《四朝國史記》、《欽宗紀》等。編有《萬首唐人絕句》。
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卒,年八十。贈光祿大夫,諡文敏。
司馬光出世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負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今後,「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
史料、典章、物產考查:《三省長官》、《漢官名》。
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批評,比方《戰國自取滅亡》、《周漢存國》、《曹操殺楊修》、《曹操用人》。
專著評介:《糖霜譜》、《趙德甫金石錄》、《冊府元龜》、《鬼穀子書》、《戰國策》
《容齋續筆》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紹熙二年(1193)。
《容齋漫筆》和北宋沉括《夢溪筆談》齊名,《夢溪筆談》以科學技術見長,《容齋漫筆》則長於史料和考據,被公認為研討宋朝歷史必讀之書。淳熙十四年八月,此書遭到宋孝宗親身讚賞。
筆墨:《杜詩用字》、《詩詞改字》、《司字作入聲》、《公羊用迭語》、《筆墨末端》、《國初古文》。
淳熙四年(1177),拜翰林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