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陳說利弊[第1頁/共4頁]
許太君見她作態,悄悄一笑道,“你且坐著罷,我犯不著為這些事罰你。不過奉告你一句,你做事之時,旁人可都在一邊看著,落在故意的人眼裡,小錯也能生出大罪。”
次日一早,周元笙去織簾堂給許太君問安,因周府端方,少爺蜜斯們的早餐都擺在各自房中,存候過後她便回到還硯齋,隨便用了些素粥小點,以後讓人撤了飯菜,自去內間改換家常衣衫。
張夫人聞言,嘴角勾起一抿不屑的笑意,略一欠身便帶著丫頭出了織簾堂。其他人等曉得老太太該有梯己話同二太太聊,也都魚貫退了出去。
彩鴛聽得咋舌,很久低聲問道,“那當今皇上卻也漂亮,登上大位並未曾難堪我們家公主。”周元笙嗤笑一聲,道,“那又是另有故事了,傳聞是先帝臨去時留了話,要皇上務必善待宗親,特彆是長輩,那說的便是外祖母了,她但是先帝一母同胞的親妹子。可惜當時節,外祖父卻已不在了。”
許太君微微點頭,倒是長歎道,“你慮到的,娘娘如何慮不到。這裡頭有幾層意義。其一,笙丫頭畢竟年紀最為合適,身份也適宜;其二,我們家雖說和公主府素無來往,可到底曾經做過親,且那薛氏這一輩裡很有幾個超卓的兒郎,今番春闈過後當見分曉。太子正值用人之際,想要在年青一輩中遴選幾個好的,這薛家眼看著便要竄改頹勢,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娘娘也須適時拉攏公主府。其三,便是笙丫頭的母親,她再嫁的夫婿算是清貴出身,卻憑一己之力博得軍功,長年鎮守雁北,精於邊塞兵事,在軍中亦有些根底,這等人物天然也是娘娘要收歸麾下的。”
周仲瑩走後,彩鴛清算著茶盞,見房內無人,低聲問道,“女人感覺三女人為人如何,我瞧著竟是和她那我見猶憐的模樣頗不搭似的。”
周仲瑩悄悄歎了口氣,道,“本來爹爹說我年紀小就算了罷,皇後孃娘卻說應當讓我去公主跟前學學端方,免得在家整天調皮。我一想到萬一選上了,成日在宮裡日子那般拘束,渾身就不安閒。”頓了頓,忽又展顏道,“幸而現在有姐姐做伴,我們在一處,我就不擔憂了。”
段夫人怔忡半晌,淒然一笑道,“媳婦明白,亦心折口服。隻是為瑩兒略為可惜,說到底是我這個做孃的冇用,不能為她爭一份好出息。”
彩鴛怔了一怔,見她神采無異,又問道,“三女人纔多大啊,難不成皇後孃娘除了女人,還要再預備一個周家的女孩給太子殿下不成?那太子本年也不小了,莫非等得及?”
周元笙笑笑,彩鴛恰好奉了茶過來,她一時也就未答這話,隻見周仲瑩接過茶,對彩鴛點頭道,“多謝這位姐姐。”倒把彩鴛逗得笑起來,“三女人太客氣,我可當不得您一聲姐姐,女人叫我名字就是,彩鴛二字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