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4章 昔日情義[第2頁/共4頁]
言罷,將大臣們丟在門外,一回身小跑進殿內……
易儲必定是不能製止的,隻要陛下能夠循序漸進先穩定朝綱,不至於連累無辜涉及甚廣就好,至於終究究竟哪一個皇子上位,此事非是圖謀好處的良機,歸正陛下春秋鼎盛,過個幾年再向新太子儘忠不遲……
宇文士及內心一鬆,頓首道:“陛下隆恩,老臣待趙國公謝過。”
李二陛動手中緊緊攥著這封手劄,手背青筋暴突,眼眶有些泛紅。
眾臣神情一凜。
李二陛下之以是逆而篡取,長孫無忌居功至偉。
對於貞觀朝來講,長孫無忌“第一勳臣”之名實至名歸,不管是敵是友皆承認其襄助李二陛下抵頂乾坤、逆而篡取之究竟,若非當年長孫無忌串連全部關隴門閥站在李二陛下身後與太子建成爭鬥,又何來以後的“玄武門之變”?
殿外數十大臣刹時一靜,諾大的場院以內鴉雀無聲。
……
“喏!”
他非是無情之人,更說不上鐵石心腸,不管當初斬儘建成、元吉之子嗣,亦或是現在果斷易儲之心,都是不得已而為之,要麼為的是秦王府上高低下誓死跟隨他的部下及其家眷的性命,要麼為的是他一手建立的貞觀亂世能夠千秋萬載的持續下去。
實在大師內心都明白,即便長孫無忌號令關隴起兵欲覆亡東宮、廢黜太子,畢竟冇有豎起反旗,並未反對李二陛下,名義之上隻算是一場兵變,此等景象之下念及以往的功勞,李二陛下一定對其趕儘撲滅,頂多便是降爵、罷官,準予其幽居府邸、保養天年。
太子神情穩定,昂首應允。
小內侍戰戰兢兢,故意不答,可想到此事稍後必定哄傳天下,瞞也瞞不住,隻好小聲答道:“回宋國公的話,方纔郢國公自明德門入城,一身縞素,說是趙國公……薨了。”
可見,以長孫無忌對李二陛下之體味,那封遺折之上所言,必然引發了李二陛下的共鳴,使其對長孫無忌、對關隴門閥網開一麵……
未幾,引領著一身縞素的宇文士及來到武德殿,通稟以後,宇文士及進入殿內……
蕭瑀麵沉似水,與身邊眾臣互視一眼,杜口不言。
落座以後,李二陛上麵色紅潤、神采抖擻,涓滴不見長途跋涉之疲累,一身明黃色的龍袍皇威凜冽,傲視之間霸氣隱現。
李泰大哭:“兒臣聽聞凶信,悲怮欲絕,差一點跟隨父皇於地府之下,以便儘孝。”
大臣們驚詫止步,麵麵相覷。
轉眼之間,天氣近午。
李二陛下重新沏了一壺茶水,半點冇有散朝的意義,看向一向低調、悶不吭聲的太子,道:“朕既已回宮,叛軍業已毀滅,為何遲遲不見魏王、晉王前來覲見問安?”
這便是貞觀以來的朝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