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決戰會在哪裡打響?求月票[第1頁/共3頁]
總之,現在的大明軍官培訓已經完整構成了體係,課程也從照抄英法變成了按照大明的實際環境,具有了本身的特性。不敢說搶天賦下,也是不掉隊於英法如許的一等列強了。當然,保持如許高程度的軍事教誨和龐大的軍隊,也是一件非常費錢的事情。為此也有很多人提出貳言,現在除了跟從法國、墨西哥乾與北美戰役以外,國表裡大抵已經承平無事,每年還要撥出約莫一億兩千萬銀元的軍費開支,占到大明帝國中心財務支出的40,實在高得有些離譜。莫非就不能把有限的財力花在比籌辦戰役更成心義的處所?比如增加教誨經費,實施全麵的免費任務教誨之上?不過在朱濟世這位建國天子的對峙下,高額的軍費預算,總能在立憲議會的表決中獲得高票通過。也讓大明帝國得以耐久保持一支充足讓天下上任何一個列強之都城望而卻步的強雄師事氣力!
大明皇家陸軍軍官黌舍,就是瑪麗亞堡四周,顛末十多年的生長,大明陸水兵的軍事教誨體製已經完整成熟。不但具有全天下範圍最大的陸軍軍官黌舍和天下第四大水兵軍官黌舍,並且還創辦了一所專門培養參謀人才的陸軍大學,還在南京、廣州、東萬律、武昌、西安、北京、瀋陽、河中、漢城、江戶開設了10所少年軍校,作為陸軍軍官黌舍的預備黌舍,將軍官教誨延長到了甲士本質的養成。同時,也將日本、朝鮮和暹羅等國的陸水兵軍官培養,完整歸入了大明軍事教誨的體係。
說實在的,朱濟世這位天子當真是冇有多少屬於私家的時候,每天的各種路程都排得滿滿的。不是召開禦前集會,就是召見軍事將領,或者和政黨代表見麵,催促他們通過和製定各種法案,而插手老兵退伍典禮,也是這段時候朱天子的一個首要路程安排。
按照大明大元帥府的打算,大明陸水兵將用10年時候完成從雇傭軍向任務兵和誌願兵的過渡。在完成過渡以後,大明陸水兵常備兵的總人數仍然將保持在110萬擺佈(此中水兵10萬),僅次於俄國的140萬,位列天下第二。不過考慮到西清的8萬常備軍,承平天國的15萬常備軍,朝鮮王國的2萬常備軍,日本帝國的10萬常備軍另有暹羅王國的5萬軍隊,大明帝國實際上的可用之兵將多達150萬。實實在在是全天下人數最多的一支武裝力量。彆的,在告急環境下,大明陸水兵還能夠根據《大明陸水兵預備兵役法》和《大明百姓動員法》停止告急擴大,一年以內能夠將大明陸水兵的總人數擴大到200萬,兩年以內擴大至500萬,三年擴大到1000萬……聽著都有點嚇人!
車隊駛進了大明皇家陸軍軍官黌舍門口內筆挺的通衢,講授大樓都是中西合璧式的修建,寂靜地鵠立在門路一側。門路的另一側就是鋪著煤渣的大片操場。穿戴灰色禮服的明軍官兵已經在操場上排擠了密密麻麻的方陣,足足有上萬人的模樣——他們當然不是軍官黌舍的士官生,而是將要從明軍退伍的上了年紀的老兵。在他們的劈麵,也就是軍官黌舍一號大樓的正麵,是一字排開的五堵高一丈半,長十八丈的花崗岩壘砌成的“英烈牆”,牆的兩麵,密密麻麻地刻著自蘭芳束縛戰役以來,為大明帝國的答覆和強大而獻出世命的陸水兵甲士和武裝布衣,總人數已經超越了二十二萬……此中也包含在對俄戰役和北美戰役中捐軀的日籍誌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