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新東方VS蘭香 狂求月票[第1頁/共3頁]
“好吧。這個告白就登吧。”李宗羲點了點頭。《清流報》的老闆是白恩銘,但是說了算的倒是李宗羲。畢竟這張報紙的首要讀者是士大夫――中國眼下的識字率最多15%,此中有閒錢去買報紙的九成是士大夫,以是藉著李宗羲“六君子”的名頭,這報紙賣得極好。
三個門生社團都有很多成員,論影響力當然是“少年中國會”和“正氣社”較大,它們的背後畢竟是大明政壇上的兩大政黨。如果門生想要今後從政。天然要插手他們。而“憲政研討會”的成員固然不是很多,但是卻非常活潑,觀點也比較激進――他們是有反君主製偏向的!
“同窗們,現在天子犯了一個嚴峻的弊端!他竟然下達旨意,將28歲以上的士大夫全數排擠在科舉體係以外了,看來他已經昏了頭。健忘科舉軌製對穩定中海內部所起到的巨高文用了。以是他很快就會被中國士大夫所丟棄,必定會有一部分士大夫因為冇有前程而轉向共和反動……”
不過現在改行做買賣也不算晚!
“雨亭啊,你從小就是神童,26歲落第,27歲中進士……天然不曉得苦讀半生連個秀才都不中是個甚麼滋味。能學點彆的本領,有個安身立命的差事莫非不好嗎?你曉得嗎?我的洋行現在給一個能說流利英吉利話的通事開出的薪水是多少嗎?每個月200銀元,比一個縣太爺都高!可就是如許,也雇不到一個說英國話說得好的。至於狀師、管帳師、醫師的薪水更高,拿到三五百一個月都大有人在,比你這個總編輯都多!”
“萊山,萊山,有空嗎?”白恩銘在課堂門口衝著孫汶招了動手,喊著他的字號――還好不是“中山”,不然朱濟世今後傳聞有一個姓孫的叫中山的大夫再搞反動黨鬨共和,必然會思疑又出了穿越者的。
“不但要登告白,我們本身也能夠辦個黌舍……就用我的蘭香樓定名,叫蘭香書院如何樣?首要招收考不上科舉的士子,教他們一些麵子餬口的本領。先開英文、狀師、管帳師三科。課本就抄新東方的,教員……我熟諳幾個濟世大學的門生,能夠讓他們來兼職。”
憲政研討會的門生大多是香港濟世大學的正式門生,不說彆的,一口英文都是很流利的。濟世大學預科內裡最首要的課程就是英文,因為濟世大學的很多教員都是洋鬼子,不會說中文的,以是很多課程都是用英文講授,以是當個英文教員真是冇有甚麼難度。
“那些狀師、管帳師、醫師學甚麼我不曉得,不過英吉利話我是曉得的,我就會說啊。一點不難學的,有雨亭兄的腦筋一年包管說的和洋鬼子一樣流利。那些能夠得上秀才的士子,有兩年也會了。何必去尋短見啊!不可,這個救人道命的買賣我們必然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