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第2頁/共6頁]

[轟隆車]

中國最早見於實戰的拋石車。《三國誌?魏書》記錄,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官渡之戰,曹軍製發石車,進犯衰紹軍壁樓。因發石時聲如轟隆,故名轟隆車。

古希臘一種拋石機。它是一種近似彈弩的較簡便的拋石機,其道理跟彈弩不異,不過它有兩根導杆在一個斜麵上,連在兩棍術臂上的弓弦將滑轉動射槽內的石彈沿此斜麵彈射出去。這類彈射器長達10碼,高5碼,寬4碼,體積很大。發射約有彈重達8磅,射距300碼乃至更遠。它根基上用於攻城,也可用來戍守。馬其頓菲利普王和亞曆山大大帝的野戰軍隊都曾照顧這類拋石機。

(皮帶、鬃繩)等。投擲槓桿的下端插入繩內,上端有裝彈碗。裝彈時,把繩絞緊,槓桿被絞車幾近拉成程度位置。投射時,槓桿有力地磕打在橫框的橫梁上,把所裝彈丸沿弩曲彈道拋出。彈射器可投擲石頭、石彈、金屬彈、圓木、箭、裝有低俗作品請刪除著油脂的瓶罐、植物屍身等,在中世紀還投擲過球型彈、低俗作品請刪除彈和爆炸彈。彈射器可將150一-480公斤重的石頭投擲250一400米,可將箭相30公斤重的石頭投擲850米遠。據波利比阿的《汗青》記錄,阿基米德設想的巨型投石器,曾把很多羅馬水兵的艦船打碎,打沉。花歐洲,到!4一t5世紀,彈射器曾相火炮同時利用。羅斯,有一種近似彈射器的裝配,叫投射機。

要用200多人才氣拽得動。在施放時,將石彈放入皮案內,用很多人各自握繩一條,聽號令一齊用力猛拉,操縱槓桿的道理和離心力感化,把石彈拋至敵方。按照實際作戰需求,戰

石包“或“擂石車“。《武經總要》記錄了宋朝十六種分歧種類的石包,如雜石包、虎蹲石包、旋風五石包、車

利用泥彈,不但便於製造,並且射出後當即“炸“得粉碎,不易被敵方拾起反射返來。石包

當代印度史猜中記錄的一種對空投擲的東西。據《摩詞婆羅多》記錄,各國期間國王薩爾瓦用“空中飛車“向敵城內投擲石塊,滿城降下石雨,(能夠是投石器投射的石彈)。為了對於這類空襲,城內遍及安裝了一種向“空中飛車“投擲兵器的東西。這類東西被稱為鏽積底。

當代歐洲利用的一種拋石機。它根基上由炮架、彈射裝配、彈射槽和底座等部分構成。炮架由兩棍程度橫杆構成,橫杆被四根堅固的垂直木條隔開,炮架被牢圈地安排在底座上。如許炮架就構成了三個視窗,彈射槽穿過中間的一個視窗,中間二個視窗的外側支撐杆上各繫著一束略微扭絞著的垂直繩索。在扭絞著的繩索中插兩根堅固的木梢,然後同另一根健壯的弓弦綁在一起。用很大的拉力將弓弦安設在彈射槽中彈射物的前麵,然後撥動扳機裝配將彈射物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