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年號、儀典[第1頁/共4頁]
他是武夫,這些年當然讀書不輟,但文明程度比起大儒們來講,還是有質的不同。年號這類事情,不得失慎重,是以調集了諸位宰相及有學問的翰林學士,一起參詳。
先前做好過一批,給大唐賢人用了。因為邵立德承諾樂安郡王的一應儀軌,仍然可以是天子報酬,故乾脆把那批車送出去了,彆的命人重新做了一套。
即位大典完成以後,要南郊祭奠告天,然後改元,大赦天下。
國朝建立後,封隋恭帝楊侑為酅(xī)國公,封後周後嗣為介國公,此即為二王後。
“高祖改元‘武德’,可有甚麼講究?”上陽宮化成院內,邵立德謙虛就教。
“天下一統,‘大統’或不錯。”陳誠說道。
“西魏文帝已用過。”宋樂說道:“不過‘大統’這個年號確切符合殿下的第一個期許。”
“新朝新學新氣象,又國泰民安,或可曰‘景泰’。”
“殿下掃平群醜,天下一統,皇者建其極,不如就叫‘建極’。”
四個期許一提,諸位大儒們立即凝眉苦思。
邵立德隨便看了看。
乃至於,有的朝代心中有愧,漂亮得過了頭。比如北宋就許後周的太廟持續遵循天子規格祭奠,至於人家敢不敢,就是彆的一回事了。
“‘天賦’語出《周易》,‘天賦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也。白居易又言‘順大家心悅,先每天意從’,意即需爭那一線之機,先發製人。”封彥卿道:“景龍四年,玄宗先發製人,誅韋後。若慢上一步,或為韋後所誅。故玄宗即位後改元‘天賦’。”
陳誠立即應道:“一者即位改元,王者受命於天,與民更始,故需改元;二者因吉祥改元,漢武帝時有言‘元宜以天瑞命’,故漢有‘元狩’,國朝有‘儀鳳’、‘大足’、‘景雲’等年號;三者祭奠改元,如封天禪地、享祀明堂等;四者祈福消災改元,高宗儀鳳年間頻發水災,故改元調露;最後便是因大事改元了,比如天子播遷或者對外大勝。”
這個冊封緣於“二王三恪”之禮。
******
“君王改元,都有哪些啟事?”邵立德俄然問道。
“這些年號……”邵立德聽了感覺不是特彆對勁,遂問道:“國朝有多少個年號?”
“新學昌明,發揚光大,造福百姓。”
“下月月朔乃穀旦,群臣先行拜禮,接著南郊祭告上帝,然後告慰宗廟,最後昭告天下,讓官民皆知新皇即位矣。”陳宜燊答道。
“殿下,這便是五輅車了。”太仆卿陳宜燊指著一水排在那邊的車輛,說道。
“神龜”這個年號好嗎?
“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邵立德一言而決:“過幾日會有一批官服發下,你等看看式樣如何。建國稱製,千頭萬緒,諸君要多多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