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頁/共4頁]
外頭一陣響動,仆人來告,崔釋前來拜訪。
他當然能看出,這是靈武郡王劫奪朝廷財帛的行動,但對他們商徒有好處,交的稅也未幾,何樂而不為呢?
拓跋思敬做的不是這類小買賣,那樣太瑣細,他搞的是長安城裡的大買賣。
巢亂已經疇昔快八年了,長安人丁垂垂規複,宮廷人丁、官員家眷、軍士家人、寺觀僧尼、外鎮僑寓、活動販子、淺顯市民等等,大幾十萬還是有的。他們的餬口水準整齊不一,但高標準餬口的人群數量很龐大,這個消耗量也不成藐視。
年紀不小了,但冇法出嫁,一向住在家裡,外人閒言碎語很多。
兩人一邊說一邊走,很快進了正廳。
朝廷氣象不錯那些年,比如憲宗元和複興那會,神策軍將領大量外放各地任節度使。他們不得不四周借高利貸,賄賂中官,求得實缺。到任後再搜刮財帛,彌補虧空。
拓跋思敬今歲大膽進言,派人去沙磧聯絡拓跋思諫、仁福二人,招其來降,使永不為邊患。
拓跋思敬凝神思考。他一向感覺靈武郡王弄出銀元票,必定是想在各州通行的。現在看來,竟然做不到麼?
大師都不領俸祿,全給你白乾活是吧?
時人對這些神策軍出身的節度使有個形象的稱呼:債帥。
“多數是想誘河中商徒而來。”崔釋從兜裡摸出了一枚銀元,道:“拓跋四郎可見過此物?”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邵大帥上供的牲口,是朝廷發放俸祿、軍餉的首要來源。
但朝廷財務困難,從富人權貴身上弄錢的設法非常火急,最後還是履行了下去。
大帥是何心機,拓跋思敬也能猜想一二,鼓勵關中與靈夏之間貿易來往,以實府庫。
拓跋思敬本來是做不了這個買賣的,那是長安販子的地盤。但這些年朔方軍日漸強勢,邵大帥的政治影響力橫掃京西北諸鎮及京畿地區,連帶著朔方販子也日漸起勢,就如同武夫們一樣,開端“入侵”其他處所。
歸正這關中之地,人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朝廷還能拿他如何?不如痛快點。
他的野心,太大了。
處理了這樁苦衷,拓跋思敬另有一事始終懸在心上,那就是女兒拓跋蒲。
商徒,喜好靈武郡王,不喜好朝廷!
“朝廷刮斂無度,甚麼榷酒錢、榷麴錢、關津稅、進獻、宮市乃至皇陵供奉。各位宰相再收,怕是商徒都跑光了。”崔釋有些諷刺地說道,看來常日裡被颳得不輕。
錢不敷,就不要養神策軍了!或者養個兩三萬人,能節製京畿就行了。二十多個縣,要那麼多兵何為?
還是同州的間隔太悠遠了?冇法管?抑或是人手不敷?
邵立德並不嗜殺,靈州降將韓遜還在豐安軍錢守素部下當副使呢。他對軍隊的掌控力很自傲,軍官想反,拉不走兵士,這就很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