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頑賊 - 第319章 留在秋天

第319章 留在秋天[第3頁/共5頁]

在產地造條鐵可不是劉承宗的聰明才乾,任何人都曉得這個事理,朝廷統統鐵廠都直接建在鐵山中間,如何到了他們元帥府,就冇了這份聰明呢?

第三就是日月山的新建礦廠,不過本地至今也冇修起高爐,自上天猴劉九思到任,一向是雇工采挖,運入西寧煎煉,並且雇工數量很少,一年僅采礦萬餘斤。

不過朝中也一向有反對者,每代都有主伸開礦的官員,各地也一向有擅自采礦的征象,凡是主體為衛所軍官節製犯人、蠻人開礦,垂垂演變成叛軍。

“兩萬多畝,不是一萬四千畝麼?”

“修不起,也冇人。”

劉承宗對開礦很上心,本質上是個‘元人不暇自哀,而朱元璋哀之;朱元璋哀以先人不鑒之,亦使劉承宗複哀朱元璋先人也’的故事。

即便在這裡,想到陝北的龜裂地盤,劉承宗仍然提心吊膽。

鐵帽就是鐵山上凸起空中的部分,這是最簡樸的探礦體例。

在漢番矇混居的處所,軍隊,是鼓勵百姓定居開墾的需求前提;而全部河湟穀地相對充沛的水源灌溉前提,也能在天降大旱的極度環境為他們留下一絲求朝氣緣。

早在洪武二十年,就有府軍前衛老校官丁成對朱元璋說,河南陝州有銀礦,元朝常常開采,現在已經燒燬,能夠開采以資國用。

實在就是本朱元璋語錄。

讓劉承宗感到愁悶的是,他們的培養體係彷彿老是滯後,俱爾灣的書院好不輕易教出四百多個懂漢番言語的學子,俄然間蒙古言語又成了元帥府最大的說話人才缺口。

隻是一絲。

劉九思點頭道:“番民不該雇礦工,修一座鍊鐵高爐和化鐵爐要配套的工匠作坊,跟太爺談過此事,本錢高出產少,不如等你返來儘收河湟,把破鈔填入北山鐵廠擴建。”

回到北方,劉承宗旳枕邊讀物換了新書,《資治通鑒》看完了,《遠西奇器圖說》也被翻得起了毛邊,現在拿在手邊的一套《太祖寶訓》,是從韓王府弄來的藏書。

劉承宗記得這事呢:“他們祖祖輩輩都在倒淌河居住,跑到日月山拜哪門子山神,我不因為這事遷怒部眾就不錯了,讓他們到南邊牧馬放羊,那邊也有蒙前人開墾的地盤,不比山上的地少。”

“我不管那些,已經編戶齊民,還鬨出如許的事,如果是在南邊出如許的事,他們的腦袋能肥地,但貢布多吉是第一個歸附我的首級,我能夠不做究查。”

劉承宗說罷,嗤笑一聲:“那是奶奶的山,青海湖都是文成公主扔下的日月寶鏡,就算有山神也是文成公主,大唐的公主奶奶如何會不讓我采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