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投名狀[第1頁/共4頁]
唯有如此,才氣激起軍中士氣,起到其應有的鼓勵感化。
一到四階新兵,軍餉20銀幣。九階及以下的列兵,軍餉40銀幣。十到十二階百戰精兵,軍餉60銀幣,跟二等兵火長劃一。
將軍,一概佩帶金龍章。
以一個營為例。倘若營正陣亡,按常例,底子無人頂上,隊正冇有批示之權,全部步隊當即變成一盤散沙。
其一,犒賞財物。
除了年俸,將軍還享用其他的特彆報酬。
校尉、尉和士,則彆離對應銀龍章、鐵龍章和銅龍章。上、中、下三品,對應三顆龍珠、兩顆龍珠以及一顆龍珠。
軍銜,是跟職務掛鉤的。
屆時,歐陽朔將親身主持授銜典禮。
歐陽朔作為全軍統帥,身穿戎裝的時候,一樣佩帶金龍章。分歧的是,他的金龍,是九爪金龍,吐的龍珠,也是一顆巨大非常的金色龍珠。
唯有一國之主,才氣授銜。
當然,上等兵就到頂。隻要再次晉升為隊正,才氣授於下士軍銜。以此類推,諸位師團長,上任以後,主動獲得五品將軍軍銜。
這是最淺顯,也是最遍及的一類封賞。金銀珠寶、綾羅綢緞、設備鎧甲、精英戰馬、精銳兵器以及功法秘笈等等,都在犒賞之列。
此中,又以款項封賞,最為常見。
遵循歐陽朔的唆使,勳章以龍為榜樣和圖騰。
軍功封賞的最後一類,就是敕冊封位。
僅此一項標準,便可看出山海城的精兵戰略。按這個標準,意義很較著,五階以下滿是菜鳥,連上疆場的資格都冇有。
軍銜體係中,除了將軍報酬分歧,對列兵,乃至新兵,也有分歧的規定。一樣的,因為兵軍銜軍餉的下調,士卒的軍餉,天然也跟著下調。
一樣,對處所戒備軍隊的軍餉,軍務署也做出明白規定。
上品校尉旅帥軍餉50金幣,中品校尉旅帥40金幣,下品校尉旅帥30金幣。
除了標定上下級乾係,軍銜還跟軍餉俸祿息息相乾。
上士隊正軍餉5金幣,中士隊正4金幣,下士隊正3金幣。上尉營正軍餉20金幣,中尉營正15金幣,下尉營正12金幣。
將軍軍銜,又不一樣。
營正一旦陣亡,遵循軍規,就由營中軍銜最高者,主動代替,擔負臨時批示官。代替者倘若也陣亡,則由倖存者中的軍銜最高者代替。如此循環來去,這支步隊,就能一向戰役下去,直到完整潰敗為止。
比如,此前火長每月軍餉是同一的1金幣。竄改以後,變動成上等兵火長軍餉1金幣,一等兵火長軍餉80銀幣,二等兵火長軍餉60銀幣。
杜如晦也是狠,僅憑此一項鼎新,就減少了一成以上的軍費開支。此前,士卒均勻階位是四階的一個營,軍餉開支為275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