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雷行北洋【二更求票】[第1頁/共3頁]
接著,李鴻章又花了5萬兩銀子從兩廣總督李瀚章手裡將廣東海軍的“雷龍”、“雷虎”、“雷中”三艘魚雷艇借調北洋。
這個期間的水雷都是觸發性水雷,即撞擊後產生爆炸,當然撞擊需求必然速率和噸位的船隻才行,不能小魚撞上也爆炸。
福龍是李鴻章花了6萬兩銀子從福建海軍買返來的,但為了共同此次行動,李鴻章再次低聲下氣的向兩江總督張之洞示好,花了18萬兩銀子將他治下的八艘雷字號魚雷艇借調北洋,彆離是“雷乾”、“雷坤”、“雷離”、“雷坎”、“雷震”、“雷巽”、“雷艮”、“雷兌”,號稱兩江八卦魚雷營。這八艘魚雷艇是張之洞於1884年從德國挨呂屏什好船廠(ElbingSchichau)訂造,排水量26噸,速率19.5節,一具14寸魚雷發射管。
漂雷因為冇有牢固位置,是以隻被遍及安插在宣戰區海疆內,跟著海流潮汐本身漂,撞上它的概率並不大,但卻能夠恐嚇仇敵。
此時,天下各國的水雷大抵有兩種,一是漂雷,二是錨雷。漂雷冇有牢固位置,隨波逐流,在水麵漂泊。錨雷是一種牢固在必然深度上的水雷,靠雷錨和雷索牢固在在必然深度上。
固然這個期間的佈雷手腕很簡樸,但排雷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要解除一顆錨雷需求摘掉它的定身鐵錨使其上浮至水麵,然後收回。但水雷兵隻能靠人力去摘除鐵錨,是以常常一顆水雷上麵掛著的鐵錨重達好幾噸,摘除它需求破鈔相稱的人力和時候。而有的水雷直接將鐵索拴在海底山石上麵,人力很難將其拉出來。
這些魚雷艇中,普通都在28噸至74噸之間,搭載一具150度廣角魚雷發射架,速率13節~16節之間。福龍噸位最大最早進,為120噸,兩個210度廣角14寸魚雷發射架,備四枚魚雷,速率24.2節,配防備37速射炮。
水雷被稱為“窮國的兵器”,因為它造價昂貴,安插輕易,摘除困難10倍至200倍以上,稱為弱國防備本地的最高性價比兵器。直到21世紀環球另有52萬枚二戰期間的水雷冇有摘除,因為本錢太高原因。
錨雷,顧名思義。就是水雷下端繫著定深用的鐵錨,以及製止水雷飄走的雷索(鐵鏈子)。
回到旅順港後,鎮遠艦當即送入船廠補綴,王辰浩再次遭受激烈圍觀,不過他仍然回絕流露相乾細節,其彆人自是冇法逼迫他說。
但這些對於王辰浩來講相稱簡樸,蛟龍號的機器手臂水下起重才氣完整能夠輕鬆搞定它們。
不過,幾十年後的壓力、磁力、噪音等先進水雷此時還冇有呈現,是以才使得王辰浩敢用聲納和超聲波去探測水雷。
水雷早就呈現N年了,但第一次創響名頭是在1904年的日俄戰役中,俄國用極其藐小的水雷代價給日本水兵形成多艘大型戰列艦和巡洋艦觸雷淹冇,今後天下各國開端正視水雷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