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516章 中華帝國海軍的準備和電子工業崛起[第1頁/共11頁]
同時,來自水下的威脅仍然是航空母艦首選的防備工具。因為中華帝國的宋級潛艇氛圍強大,靜音體係發財,根基上快靠近大洋噪音了,是以水兵在梵淨山級航母上增加了多部聲納體係和陣列,多達25套,以及一部水下拖拽式的聲納陣列,能夠謹防航母反潛盲區。因為航空母艦過分龐大,本來在武當山級航母的前麵安插了兩座用於開釋深水炸彈的彈射器,被證明不睬想,現在在梵淨山號上增加了三部,彆離在航母的其他三個方向的飛翔船麵上麵的凸起平台上,強化反潛才氣。
最後,水兵部乾脆誰也不給,重新組建航母戰役群。
本來武當山級航空母艦采取的十座雙聯裝103毫米高平兩用速射炮,用於打擊靠近航母的水麵小型艦艇,此時也被打消了,庇護航母的以為交給護航的保護。
中華帝國在這方麵能夠做到衝破,都是得益於天子王辰浩的指導。固然王辰浩不曉得詳細如何去做,但是他奉告工程師們給加特林構造炮伶仃供應外接電源,用電動機和高速齒輪來驅動槍管扭轉、槍機擊發、彈殼退堂等操縱,不依靠槍機本身的能量驅動便能夠闡揚加特林構造炮的能力了。這個道理很簡樸,顛末王辰浩的提示,中華帝國的工程師們很快就研製出來了火神麋集陣體係。但就是如許簡樸的道理,外洋的專家們想破頭也不明白,就是做不到這點。他們乃至宣稱中華帝國的火神麋集陣體係裡利用了外星先進科技,都是因為他們越想越龐大而至。
對於雷達體係的進步,得益於中華帝國在晶體電子管上麵研討的衝破。自從特斯拉等一批專家們打仗過蛟龍號以後,便連續開端對蛟龍號上麵的電子設備停止研討,因為王辰浩要求他們必須包管把設備拆下來還得無缺無損的安裝歸去,不然就砍了他們的腦袋,是以特斯拉等人非常的謹慎。
如許一來,中華帝國帝國水兵在條約水兵期間成為國際公認的最強水兵,加上戰後西方各國列強經濟疲軟有力支撐強大的水兵力量,隻能最低限度的保持一支國土防備水兵力量。
1927年,陳南海再次實現技術性圖片,初次用他最新發明的傳真機實現了圖片彩色傳輸。實際上是用濾色鏡按紅、綠、藍挨次三種色彩分三次獨立傳送的,然後再堆疊分解。固然煩瑣,但是作為第一個彩色圖片傳真的勝利,中華帝國天子王辰浩一樣把他保舉給來歲的中華國際寶星獎評審委員會,使其成為科技發明獎的候選人。
在電子設備方麵,不管是中華帝國自建的戰艦還是俘獲自美國水兵的戰艦,都需求停止進級改革。
顛末十多年的生長,中華帝國在雷達技術上麵已經獲得衝破性停頓。本來一個能夠探測20千米目標的雷達體係,其設備重達數百噸,體積龐大隻能安裝在十年前的明級戰列艦上。但現在,中華帝國在電子管技術上麵獲得了龐大的進步,使得雷達體係所需的電子設備的體積和重量大幅度縮小,梵淨山級航母安裝的雷達體係隻要140噸,對海探測範圍卻達到了300千米,能夠發明千噸級的艦艇,偏差不超越500米,對空探測範圍達到150千米,能夠發明任何飛機,偏差不超越1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