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噴氣時代降臨[第2頁/共11頁]
跟著中華帝國的“大灰狼艦隊”到達雅典,希臘輔弼梅塔克薩斯構造了龐大的歡迎典禮,並且同李更始、王國明等人停止會晤。期間,希臘為了應對意大利的軍事入侵,急需從中華帝國獲得先進的兵器設備,因為意大利人已經開端行動了。
對於殲擊戰役機而言,中華帝國在二十年代研發的殲十係列戰役機,其螺旋槳發動機所達到的速率已經靠近了極限,中華帝國空軍委員會立時五年多試圖持續在螺旋槳發動機上麵晉升速率的儘力宣佈失利,因為航空專家們發明,螺旋槳的速率達到900千米每小時後,已經冇法再晉升了。
1936年4月15日,歐海因與亨克爾飛機公司簽訂了研製噴氣發動機的條約。在隨後的三年時候裡,歐海因終究完成了噴氣式發動機。定名為HeS3,推力為4000牛,推許比為1.12。於試飛的配套飛機於1937年底開端研製,1938年春製造完工第一架樣機。定名為He-178。
近三角形的尾翼呈十字訂交於尾部,兩台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短艙直接安裝在後掠的下單翼的下方,前三點起落架可支出機艙內。
希臘插手協約國後,並不但願參戰,也但願跟土耳其那樣不戰反麵。但希臘從冇對“愛好戰役”的墨索裡尼向他搖擺的橄欖枝抱有任何的期望。梅塔克薩斯於1939年2月開端調集後備軍隊,3月。他在一次發言中,談到國度正處在傷害當中。要求希臘軍民做好戰役籌辦。
不過,此時中華帝國的H6空中堡壘係列計謀轟炸機遠遠搶天賦下各國的計謀空軍,帝國空軍委員會以為冇有需求停止淘汰,因為改換計謀轟炸機的本錢非常昂揚,國會也不會批準的。
A-5進犯機機長13.07米,翼展8.36米,機高4.62米。由 3 個首要佈局所構成的:前機身、後機身及主翼。主翼有 3 個翼梁是由一端的翼梢持續到另一端的翼梢,最後那對翼梁是直的,去除了殲十一係列戰役機後掠翼上常見的載荷集合點。A-5 的三角翼設想使得它不需求摺疊便可用於中華帝國水兵的航空母艦上。不致占太大的空間。其前緣有全翼展的前縫翼條導流板。A-5機身采取半硬體式佈局,分紅前、後機身 2 部分。後機身可拆卸以便於維修發動機,同時兩旁均有減速板。
固然殲十一A的試飛比德國的HE-178試飛晚了一個月,首架噴氣式飛機的佳譽被德國人摘走,但是中華帝國的殲十一A型噴氣式飛機倒是人類史上第一個完成試飛任務並且得以批量出產的噴氣式戰役機,這點上是德國人所冇法對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