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外高加索戰爭(二)[第1頁/共3頁]
但是,在夜間戰役中,格魯吉亞空軍機場的夜間航站設施為了製止遭到中華帝國空軍的轟炸,早晨不敢開燈,導致其空軍飛機夜間不得不轉場到偏僻的處所遁藏,乃至直接飛回德聯在外高加索四周的機場。
大轟炸中,格魯吉亞的十幾個首要都會悉數被毀於烽火當中,十幾萬人死傷,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中華帝國以其刁悍的軍事氣力再次保衛了其作為環球超等強國的霸主職位,令德聯的政治影響力大幅度減弱,在同中華帝國的暗鬥中處於下風。
對於德聯為首的北約來講,第一次外高加索戰役令其顏麵無存。北約不但喪失了五千輛多坦克、四千多架戰機,更折損了十幾萬精銳軍隊,全數累加起來直接經濟喪失高達1600億馬克,摺合龍幣230億元。而格魯吉亞全部國度在三個月間幾近被炸成一片廢墟,群眾衣不遮體、食不充饑,露宿街頭,全依托外來援助度日,幾近回到了原始社會普通。
同時,中華帝國宣佈計謀空軍停止環球二十四小時戰備巡查,兩百架H7N5空中堡壘計謀轟炸機照顧當量500萬噸的核彈頭在歐洲四週迴旋,直接威懾德聯和北約各國,令其膽怯不敢輕舉妄動。
如此龐大的艦隊,令隻要二十幾艘老舊戰艦德聯黑海艦隊無地自容。德聯水兵手命令黑海艦隊躲入亞速海內,製止跟中華帝國水兵會麵時落麵子。
華約和北約的初次軍事對抗產生在了外高加索地區,究其本源是二戰期間中華帝國支撐亞美尼亞侵犯了原蘇聯裡海西北部地區,形成裡海地區的石油悉數被中華帝國所節製。本來蘇聯滅亡使得該地區成為了汗青題目,但德聯對於該地區的石油需求使其再度提及該題目。
這三十萬北約誌願軍都是整建製的,分作十一個裝甲師、六個裝甲旅、兩個摩托化步兵師和兩個炮兵旅。這些人來自歐洲各國,都插手過二戰,實戰經曆豐富。最關頭的是德聯為他們供應了全數的當代扮設備,包含2400輛T50主戰坦克、1300架MIG9戰機,本來希特勒還籌算援助格魯吉亞長途計謀轟炸機的,用來進犯在科威特、阿什和土耳其擺設的中華帝國軍事基地,截斷中華帝國軍的後勤補給線,但終究中華帝國當局向德聯當局收回了峻厲警告,一旦中華帝國的軍事基地遭到攻擊,則視為同中華帝國和全部華約軍事個人開戰。
不過,麵對中華帝國的強勢,德聯臨時卻冇有力量奪返來,隻得背後支撐格魯吉亞企圖打敗亞美尼亞來光複該地區。
對於德聯和北約的行動,中華帝國提出了激烈了抗議並表達了極度的不滿。但德聯方麵是效仿中華帝國之前的一樣誌願軍做法,令中華帝國方麵無以辯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