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深海較量[第1頁/共4頁]
中華帝國水兵藉此正式向全天下宣佈了這一成績後,冰下潛飛行動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因為一是當時冇有合作敵手。二是這類飛行也要冒極大的風險。
德聯核潛艇突破了中華帝國對北極陸地潛航的專利,中華帝國對此實不甘心。光彩六十五年,中華帝國鯉魚號核潛艇穿越三大洋,初次完成了環球潛航。並宣稱,它已建立了水下核導彈防備體係,將采取“不遭反擊的核打擊計謀”。此舉對德聯而言,又是一個龐大的刺激。
梁應欽將軍是中華帝國水兵二戰期間的名將,在反潛作戰方麵經曆豐富。他上任後,當即動手針對德聯水兵的核潛艇組建反潛軍隊。
德聯被迫驅逐應戰。但單個潛艇的環球潛航已冇有多粗心義,要勝中國人一籌。就要搞彆人未有過的行動。因而德國水兵提出打算,派3艘核潛艇實施環球編隊潛航,估計用兩個月的時候穿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承平洋,然後從西北承平洋到達日本。
德聯水兵編隊環球潛航的勝利對於中華帝國無疑是當頭一棒。活著界各地具有浩繁基地和觀察站的中華帝國及其盟國水兵,竟然對此次潛飛行動一無所知。因為這一忽視,加上之前德聯水兵奧斯卡號核潛艇俄然呈現在中華帝國遠洋事件,令中華帝**方備受公眾指責。擔負帝國水兵軍令部長主管海上反潛的李成台將軍被迫引咎辭職。
上任前,梁應欽曾親身前去圓明園向王晨浩就教應對戰略。二人觸膝長談,互換了各自的觀點和經曆。王晨浩按照他小我的計謀設法連絡當前國際情勢和中華帝國水兵的反潛力量扶植,給梁應欽指出了幾個重點的反潛計謀,這對梁應欽今後成為令德聯水兵潛艇軍隊聞風喪膽的人物起到了相稱首要的感化。
而德聯潛艇冇有像中華帝國那樣的遍及天下各地的水兵基地和保護設施。其安然隻能寄但願於潛艇本身設備和艇員們的高本質。
德聯軍方對此大為驚駭,一開端還覺得中華帝國水兵的核潛艇速率快的驚人,半個月飛行兩萬海裡。但很快這類不實在際的猜想被突破了,德聯軍方終究曉得中華帝國的核潛艇是從北冰洋上麵穿過來的。
魚鷹二代反潛巡查機相較於一代而言,機體采取飛馬28型長途運輸機設想。裝有4台渦槳發動機,空重27噸,普通騰飛重量51.2噸,最大騰飛重量54.4噸。標準著陸重量47.1噸。最大平飛速率761千米每小時,經濟巡航速率608千米每小時,高空巡查速率381千米每小時,合用升限9625米,作戰半徑3800千米。
德雷克海峽給潛艇兵們留下難忘印象,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也冇有白過。通過這裡時,兩艘排水量超越5000噸的龐然大物在70米深的水下被強大的海流衝得東搖西晃,就好象在2―3級風波中停止水上飛行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