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我不是奸臣 - 第185章 名將之死

第185章 名將之死[第1頁/共3頁]

也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勝利當中,洪承疇的官位是一升再升,最後到了人臣頂峰。

而這支步隊的領頭人就是曹文詔,也就在這個時候,洪承疇成為了曹文詔的頂頭下屬,兩人也有了直接的交集。

洪承疇多謀善斷,而曹文詔能征善戰,二人在疆場之上可謂相得益彰,一時候將全部西北的闖賊殺了小我仰馬翻,闖賊畏敵如虎,常常是曹文詔的大旗一亮起來,闖賊就望風而逃。

要曉得當時的兵部尚書楊嗣昌乃是洪承疇的老友,隻要洪承疇不發話,楊嗣昌不成能扣下巡按禦史吳甡報功的摺子。

崇禎四年,洪承疇接任陝西三邊總督,提出“儘力剿滅”、“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政策,集合兵力快速剿除西北流民軍。

官做到了洪承疇這個份上,天下能讓他氣憤的事情未幾,可很不剛巧的是麵前就有一件事讓洪承疇非常氣憤。

曹文詔的悲劇與其是劉禦史的讒言,倒不如是崇禎天子既用且防的私心作怪,崇禎天子為人一貫小事奪目,大事胡塗,脾氣褊狹猜忌,曹文詔在河南打得越順風順水,崇禎天子對他就越不放心,就算冇有劉禦史也會有李禦史,崇禎天子不成能答應他部下呈現本身冇法節製的力量,曹文詔的結局早就必定。

有了崇禎天子的支撐,曹文詔在山西陝西的仗打得非常標緻,先敗流民軍於盂縣,追擊途中,又在壽陽之東北的方山,再次大敗流民軍,斬殺其首級混世王,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為了感激崇禎天子的知遇之恩,方纔被委以重擔的曹文詔對於剿匪天然格外賣力,一時候曹文詔在山西剿匪得力,深得崇禎天子賞識。

將軍有戰死疆場的勇氣和忠心,可天子卻冇有效人不疑的度量和胸懷,或許大明王朝的結局也早已必定。

當洪承疇翻開急報看到紙上的內容時,頓時感覺兩眼發黑,最後扶著桌角方纔堪堪站穩身子。

可曹文詔一打量本身頭上的烏紗帽感受有點不對了,本身帶著步隊衝鋒陷陣,可數年來還是是原地踏步,豪情這血白流了。

於公曹文詔乃當朝一品,更是當世名將,現在折損在本技藝裡,彆說天下言論恐怕崇禎天子那一關都過不了。

陝西,涇陽。

此事鬨的滿朝皆知,固然前期二人大要上還是仍舊,可二人暗裡乾係變得非常奧妙。

太子太保掛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銜,三邊總督兼攝陝西、河南,山西、湖廣、四川五省軍事的洪承疇現在正在為一事而氣憤。

在邊關漫漫的黃沙當中,曹文詔彷彿有些懂了。

城池喪失自當有人賣力,可崇禎天子涓滴不念曹文詔剿匪有功,降下嚴旨對曹文詔要罷免放逐。多虧山西巡撫吳甡力保,崇禎帝才勉強同意讓他戴罪建功自贖,崇禎天子刻薄寡恩可見一斑。

眼看有功之臣得不到應有的犒賞,巡按禦史吳甡為其不平,直接將曹文詔的功績上書,可惜的是又被兵部尚書楊嗣昌壓下,終究曹文詔還是白忙活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