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拋石破敵[第1頁/共4頁]
“團長,寨門破了,我們衝出來嗎?”
劉墉問道:“以你們先前的罪刑,砍幾次頭恐怕也是不敷。本公子給了你們一個機遇,讓你們戴罪建功、將功折罪,有這麼好的機遇那張霸為何恰好要放棄呢?”
且說周倉帶著二十來個弩手爬上木樓,一眼望去,隻見那寨內並不甚大,徑深不過十餘丈,稀稀拉拉散落著三十來間屋子,也全由石頭砌成,上麵蓋有瓦片。內裡人影攢動,來來去去,對內裡的統統混不在乎。而那寨牆足有三尺來寬,上有很多牆垛,現在卻不見一人,顯是見勢不妙都躲進箭樓裡去了。
“俺們都知本身作歹極多,誰肯輕饒,因此對公子的話並不敢信賴。並且盜窟早有嚴令,出售兄弟,俺們家人便會受儘折磨,生不如死。俺們如果放心赴死,盜窟自會善待俺們家人。”
“要毛竹做甚麼?”裴元紹心中奇特,卻冇再問,拱手接令帶著一隊兵器到山下去砍毛竹去了,董襲也是一陣猜疑,不知劉墉打的甚麼主張。
劉墉欣喜道:“大哥請說。”
“大哥當真體味我。”劉墉笑道,扭頭對裴元紹道,“裴兄弟,你帶些人去把岩下那幾叢毛竹都砍上來。”
說時遲當時快,寨牆上頓時暴露十來個黑黝黝的洞口,“唰唰”從內裡射出箭來。軍丁們忙舉起護盾防住關鍵,此時已在橋正中,兩邊皆是萬丈深淵,世人隻好且擋且退,遲緩而行。幾個軍丁的腿上中箭,幸虧牆洞的角度有限,都隻是重傷。
劉墉在山上找了塊揹著盜窟的空位,先讓人用搭高台冇用完的木頭做了個四四方方的架子,再把十來根毛竹捆紮在一起,一頭叉進木架,用粗繩牢固好,另一頭則高高翹起。
“莫非這些強盜混不怕死,我太小瞧他們了?”劉墉心道,喚個一名親兵將餘下的幾個俘虜帶了過來。
史上最早的拋石機據記錄便是呈現在三國期間,是應用槓桿道理製造的。炮身凡是用木料製成,炮架上方橫置一個能夠轉動的軸,牢固在軸上的長杆稱為“梢”,起槓桿感化。隻要一根木杆的稱為“單梢”,設多根木杆的叫“多梢”,木梢越多,能夠拋射的石彈就越重,拋射的間隔越遠。梢所選用的木料需求顛末特彆加工,使之既堅毅又富有彈性。梢的一端繫有“皮窩”,用來裝填石彈,另一端係炮索,按照石塊的重量,裝備的炮索多少不一。大型石炮多達百條以上的炮索,每根炮索由1-2人拉拽。投擲石彈時,先由一人對準定放,拉索人同時猛拽炮索,當炮梢係索一端猛落的同時,另一端的皮窩敏捷甩起,石彈借慣性猛地拋出。五六十斤的石彈的射程可達兩百米,能力驚人。
“哈哈,這群混蛋可有好受的了。”
“看來還是我考慮得不太全麵,想得過分簡樸了。”劉墉心道,揮揮手讓兵丁把強盜們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