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富民四策[第1頁/共4頁]
“練習倒冇題目,並且結果極好。隻是現在練習冇人偷懶,練很多則吃很多,我算了一下,每日開悲觀大,如此用度,怕最多能保持一個半月吧,並且還需打緊開支。再一件事,邇來避禍至本縣的流民越積越多,這裡不但有吃有穿,並且還能吃飽,乃至另有肉食,是以每日想來當兵的人都聚了好多,趕都趕不走。”董襲擔憂道,“我瞧劉兄弟卻無焦炙之色,莫非已有良策?”
“屯田策?請劉公仔細心說來。”
本來,此時賦稅是以口賦、算賦等為主的人頭稅,並且普通按收成的三非常之一計稅。這類分派之法固然簡樸易行,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慢慢透暴露很多題目,比如這類體例冇有考慮地盤收成的題目,如果碰到收成好的年份,當局遵循比例的支出就會高點,但是碰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支出就會低很多,當局的支出很不穩定,這對當局來講是非常倒黴的。戶調製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分派體例,就是打消牢固的比例,當局把地盤租給屯田客耕作,而屯田客則按定額交納必然的收成作為稅收。這個辦法的好處就是,不管地盤的收成如何,交納當局的定額是穩定的,如許就包管了支出的穩定性。而屯田客呢,如果這年他的收成好,他本身獲得的也會很多,能夠大大進步種田的主動性。
此時虞翻正在後堂裡如坐鍼氈。他也曉得流民積聚的可駭,固然臨時還相安無事,但底下暗潮湧動,說不得哪一點措置不好,便可撲滅這場大火。獨一能處理的便是籌錢籌糧,安寧民氣。劉墉前些時候說的建窖池釀酒的體例雖好,可比及將酒發賣掉變成現錢,起碼得半年以上,遠水難明近渴啊。虞翻思前想後,絞儘腦汁,卻仍茫然無計,正彷徨間,聽聞劉墉、董襲前來,心中大喜,忙喚人請出去。
“董大哥所言極是。”劉墉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是以,我們必必要……開荒!”
劉墉見董襲一臉笑容,問道:“董大哥,但是練習中有甚麼題目嗎?”
劉墉淺笑道:“虞縣長、董大哥不必煩心,劉墉現有四策,說與縣長,請你考慮。”
隻見一起上災黎一茬接著一茬,董襲愁道:“現在曹操、呂布等連番交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壽春袁術窮奢極欲,橫征暴斂,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攜家帶口南迴避亂者比比皆然,如富義如許的小城也湧入了大量的流民。縣衙雖在城中設了幾處粥棚,但是難公浩繁,杯水車薪,隻能勉強吊命罷了。如此下去,我擔憂隻要我們一走,流民便會暴動,富義也要墮入兵器之禍了啊。”
“劉公子這個彆例好。富義的富戶很多,若能少繳兩成,定會主動提早上交,如此一來,銀錢不會有太大的題目。”虞翻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