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我在錦衣衛負責抄家的日子 - 第151章 潤德糧行的股東竟然是(五千字章)

第151章 潤德糧行的股東竟然是(五千字章)[第1頁/共6頁]

常風發明此人非常自傲。自傲的不像是個小小書吏。

張欒點點頭:“是啊!我年初剛認的義子。我傳聞他被你抓到了詔獄?”

常風道:“臣已查出,潤德糧行的大掌櫃是戶部的書吏楊墨。楊墨是壽寧伯的義子乾兒。”

弘治帝色變:“甚麼?”

徐瘦子插話:“是不是贓糧你們內心能冇數?”

錢多了不咬手嘛。

案子如果不查了。今後贓官惡吏都去湊趣您老丈人。您老丈人的名聲就臭大街了!

張欒喝了口茶,解釋道:“大明律又冇平話吏不能做買賣。”

蘇先生答:“差未幾都是。但來賣糧的人不會主動流露姓名、官職。”

對於官員來講,祖訓若能保護他們的切身好處,那就是金科玉律。他們會誓死保衛。

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也在值房裡。

楊墨微微一笑:“常千戶錯了!這戒指我並非私用!”

彆說楊墨這類小小書吏了,就算平常的三品、四品官兒,被身穿飛魚服、腰配繡春刀的錦衣衛點名,也要瑟瑟顫栗。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當時的弘治帝還隻是太子罷了。他與張豐菱大婚後,就特授張欒鴻臚寺卿。

“免得此後普天下的贓官惡吏有樣學樣,都去湊趣壽寧伯,打著壽寧伯的燈號傷天害理。那樣會有損張家和鎮靜後的清譽!”

常風皺眉:“你還敢私用宮中之物?這是僭越!”

串票就是明朝的發票,多為三聯製。

現在戶部官員全加起來不過九十六人罷了。

李府同眉頭緊蹙:“十天前來見你,你如何不說還要曆城縣治河賬的串票?隻說少了長清縣的滾單和臨濟縣的赤厲冊子!”

楊墨交代身邊的書吏:“一會兒德州府的人要過來。你奉告他,我本日有事,讓他明早再來找我。”

楊墨這才用心難堪。

但是,太祖爺都駕崩百年了。誰還管這條祖訓?

當然,貨色總值不是總收益。以四錢一石收,五錢一石賣的差價算潤德糧行的紅利應在三十七萬兩擺佈!

弘治帝聽了這話,作出了定奪:“潤德糧行的案子你持續查。但不能殃及壽寧伯。”

府同知是正五品,相稱於後代的常務副市長。濟南又是山東治所。李府同的身份天然又高上一級。

楊墨的話點到即止。

國丈的麵子得給!不給不可!

常風出得批示使值房,正要進宮請旨。

“操縱當朝國丈的幕後黑手用心叵測!需嚴懲以儆效尤!”

“我是府同知!又不是每天跑官道的鋪兵!”

李府同道:“山東其他州府,弘治二年的賬目都封賬四個月了。可我們濟南府的賬,到現在冇有覈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