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我在明末當特工 - 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源節流

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源節流[第1頁/共4頁]

正想開口替烏心糧商說話,馮錫範重重在椅背一拍,目現殺氣點頭道:“林鳳說得不錯,眼下糧食完善需求同舟共濟度過難關,犯警糧商膽敢囤積居奇哄抬糧價,涓滴不顧及朝廷穩定大局,察言司要派出番子嚴加偵緝,凡有犯警行動一概抓捕,囤積糧食一概充公,犯警糧商一概斬首,老夫要借犯警糧販子頭立威,看哪個膽肥敢與老夫作對。”

他畢竟曾在戶官任職,談起糧食供應環境如數家珍,滾滾不斷。

明鄭名義由延平郡王鄭克塽當家,事究竟在都由馮錫範做主,糧食危急事關存亡存亡,馮錫範也不敢忽視。

馮錫範聽得怦然心動,想了想點頭道:“海裡雖有魚蝦,畢竟當不得糧食——”

林鳳聽在耳裡靈光一閃,插嘴道:“末將傳聞很多烏心糧商囤積居奇,堆棧堆滿白花花大米卻不肯售糧,老想著趁機大發國難財。總製大人無妨峻厲打擊,把那些為富不仁的烏心糧商十足抓進牢房,囤積糧食一概充公,說不定便能夠順利處理糧食危急。”

購糧最便利的當然是倭國、南洋等糧食主產地,單倭國一地所產糧食就能滿足明鄭軍民平常供應,隻是韃子與荷蘭殖民者默契共同,聯手設法堵死購糧渠道,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不肯與韃子產生摩擦,現在琉球奧妙購糧被荷蘭艦隊反對焚燬,韃子與荷蘭紅毛鬼必然更加警戒,謹防死守之下恐怕一粒糧食也運不出去。

馮錫範武將出身久經疆場,夙來主張對叛服不定的土蕃部族采納鐵血政策,本就感覺陳永華懷柔撫蕃不甚合脾胃,聽了馮德貴獻的戰略甚是中意,盤算萬一糧食完善說不得以蕃濟漢,先滿足漢人需求再作籌算。

想到糧食危急另有處理之道,馮錫範緊繃麪皮微微敗壞,點頭道:“你們出的主張都很不錯。德貴說還要想體例節流,如何說?”

聽到這話馮錫範麵色更加冷厲,陰沉森從牙縫擠出聲音,“劉—國—軒!”

聽到三一概馮德貴曉得叔父對烏心糧商已動了殺心,無可何如悶聲承諾,盤算主張挑幾家背景不敷倔強,賄賂不是很足的烏心糧商斬首抄家以作對付。

三人正說得熱烈,門彆傳來輕微腳步聲響,老管家馮材倉促走進書房,向馮錫範行了一禮,稟報導:“王爺曉得糧船返回東寧府,派人請老爺前去王府商討如何分派糧食。”

馮錫範不通經濟之道,聽得頭大如鬥,截住道:“軍隊和官員糧食必須足額供應,不然軍心立亂背叛相向,文武官員也都與老夫離心離德,如何還能圖謀大事安撫台灣。”

見智囊馮德貴也是現出難堪神采,馮錫範心頭微沉,道:“德貴有啥好體例固然說,隻要讓台灣安然度過糧食危急就算你立下大功。”

馮德貴滯了滯,苦笑道:“下官也是如此設法,算來算去能夠設法節流的隻要百姓。眼下春暖花開,野地可供食用的野菜、魚蝦甚多,無妨鼓勵百姓采摘食用,答應下海捕魚,儘量減少糧食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