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我在明末當特工 - 第五十六章 華夏不亡

第五十六章 華夏不亡[第1頁/共3頁]

慘哉悲哉痛域筆跡略微龐雜,模糊似有淚痕,顯是陳永華謄寫至此,悲忿難抑,心潮起伏。

讀到這裡,徐國難心潮彭湃難以自已,煩悶悲忿一掃而光。

讀得出神,不知不覺吟誦出聲。“中原者,炎黃子孫之稱呼。《尚書》有雲:‘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中原乃東方古國,文明大邦,以禮治天下,以義行繩尺,以廉樹品德,以恥維民氣,故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他多次扮裝暗藏滿洲偵緝刺探,天然曉得不管政治還是軍事,強大滿清都不是戔戔台灣能夠對抗,內心深處經常為明鄭前程擔憂,恐怕有朝一日韃子入侵台灣逼迫漢人剃髮換衣,大明最後一塊江山也慘遭淪亡,中原文明再無答覆之期。

“台灣北連三吳,南接兩粵,上通日本,下達呂宋,實海上交通之咽喉,貿易來往之要地。永華鄙人,奉延平郡王諭令代理台灣,見其地可用,其民可恃,其資可興,誠帝王之基也。”

“永華觀宇內局勢,百年以後帆海昌隆,貿易日廣,台灣實江浙閩粵之左護,若西夷巢穴此中,永執利劍抵中華之咽喉,賢人惟能望而興歎,中華崛起倍加艱钜盤曲。願有識之士保台灣於中土,免子孫之憂思。”

赴水火兮,敢遲留!

俞依偌感覺丈夫神情有些古怪,不敢多問,承諾著鋪好被子,噗地吹滅油燈。

“中原肇基,創業維艱。秦漢以來,蠻夷狡虜爭相入侵,占有中原,竊據中原神器,事情漢人冠裳,晉有五胡亂華,唐有安史之亂,宋有金人背盟,明有土木堡之變,乃至元蠻滅宋,滿清亡明,中原千載傳承文明,毀於剃髮換衣;中原萬裡如畫江山,成為腥膻之地。揚州旬日,嘉定三屠,中原子孫儘死於蠻夷屠刀,聞之酸鼻,誠不成言!慘哉!悲哉!痛域!”

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

徐國難回過神來,把《複甫文集》恭敬收好,淺笑道:“我冇事,莫要擔憂。”

伸袖擦去眼淚,持續向下吟誦。

“然胡虜無百年氣運,永華斷言,百年以後當有賢人崛起,驅除韃虜規複中華,複我中原之冠裳,弘我中原之文明,揚我中原之國威。中原文明,於斯為盛,中華民族巨大答覆之胡想,期於必成。惜永華大哥體衰,智窮力竭,有生之年難見賢人崛起,中原複昌,惟寄語我輩同道,統統為了答覆中原,龍潛九淵善保有效之身,有朝一日必將遨遊九天,舒本日之鬱積,成中華之偉業。”

殺儘韃子兮,覓個封侯。”

徐國難事件繁忙,兩天來隻抽暇草草翻閱,雖感受廣博高深,卻冇有真正體味此中神韻。此時埋頭旁觀,頓覺字字珠璣句句規語,每篇文章都有理有據令人佩服。

陳永華生性好學無書不窺,閒暇經常常瀏覽西洋冊本,對歐洲民主思惟多有瀏覽,並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冬烘,曉得洋人堅船利炮到處殖民,終有一日會西學東漸腐蝕中原文明,是以不以一家一姓為念,幾次誇大排滿興漢答覆中原,意在儲存中原文明聳峙強國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