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咱們談談祖製[第1頁/共3頁]
朱由校也被氣樂了,指著楊峰不曉得該說甚麼好。這貨常日裡看起來挺靠譜的啊,如何一對上這些文官就變成了瘋狗似地見人就要啊,恰好嘴巴還這麼毒,讓朕都不曉得如何偏袒你了。
這就是孫承宗現在內心的實在寫照。
看到被氣暈的部下,朱由校也是一陣難堪。他輕咳了兩聲,加大了聲音問道:“諸位臣工,剛纔信國公的發起也不無事理。福建自從設立海關以來,獲得的服從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信國公發起讓江南也消弭海禁,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不過隨後楊峰的話卻讓人重新吐血,下次會打輕點,你聽聽,這是人說的話麼。
小朱同道這一記可謂是神補刀,好不輕易剛被救醒的言官聽了他的話後兩眼一翻,又被氣得暈了疇昔。
“喲……這位大人,您臉上的傷好點了嗎,真是不美意義,昨兒個本公用的力量大了點,把您給打暈了,實在是不美意義啊,本公在這裡給您賠不是了。冇事,下次本公必然重視,動手會輕點的。”
“祖製?”一聽到祖製,朱由校內心就是一陣煩躁,這幫龜兒子,動不動就拿祖製來壓他,彷彿他一旦粉碎了祖製就是老朱家的千足罪人似地,讓他有火都不好發。
隻見他站了出來嘲笑道:“這位大人張口祖製杜口祖製,既然談到了祖製,那我們就好好嘮嘮吧。本公記得太祖高天子他白叟家可不但僅隻是製定了海禁的祖製。
一旁的楊峰看到自家老闆被人懟了,天然是要站出來幫場子的。
到了滿清期間,滿人要修撰《明史》時,搜遍了全都城冇找到一本《大誥》,乃至於先人隻能疇前人的口口相傳中曉得這本書的大抵內容,由此可見大明的官員對這本書是如何的悔恨。
“呃……”
用當代人的話來講,《大誥》就是老朱同道親身編寫的刑法,並且還是一部專門針對官員的刑法。
“你……你……”
看到金鑾殿上冇人說話,楊峰將目光看向了站在左邊的孫承宗、朱國楨、韓爌等三位閣老,咧嘴笑道:“孫閣老,您但是內閣首輔,剛纔那位大人說了,我們要遵守祖製。冇題目啊,既然如此我們就連《大誥》也一併遵守好了,您看如何?”
老朱同道活著的時候,要求百姓家每家每戶都要有一本《大誥》,但老朱身後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時候,一度家藏人誦的禦製聖書——四編《大誥》——在官方已灰飛煙滅。
不過我們楊大官人是甚麼人啊,真刀真槍都不怕的他那裡會怕戔戔幾道目光啊,感受著身後傳來的無數道炙熱的目光,唸完了摺子後他又躬身道。
如果說剛纔楊峰說的讓江南消弭海禁是往東林黨和江南的士紳的胸口刺了一刀的話,現在這句話可就是往金鑾殿裡仍核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