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1頁/共3頁]
“第一治便是牛耕水車,細鹽桑茶。”
“此物離土一仲春,也能栽種存活?”
“聽聞隻比平常粗鹽貴上三成。”
迎著張任麵上的迷惑,隻聽這位司馬再次開口,“鑄錢,一鑄半兩五銖錢,二鑄紋銀,三鑄金錠。厥後又添了些漢紙拓印的銀票,不過上麵另有金絲縷線,倒也新奇。”
“自是有的,聽聞吳王府所用皆是上乘細鹽。”
張任微微點頭,“蔡夫人乃是蔡大師以後,才學便是吾蜀中諸賢也自誇不如,有她執掌,此物當行之。卻不知此物與那金錠、紋銀與五銖錢如何易之。”
“桑茶之時,又是為何?”
“成都長街之上便開了一家,今後全部益州各郡縣都會有,這秣陵錢莊乃是吳王府包辦,現在由蔡夫人執掌。”
“現在天下戰亂未平,此前益州固然療攝生息,但前後經曆黃巾之亂、張魯之亂、趙韙起兵,另有蠻人、山賊、水匪反叛,厲兵秣馬,鐵器用於打造兵刃,款項用來犒犒軍士,保家衛土方為上策,豈有閒錢來改良百姓生存乎?”
“蜀中近年亦有士族多效荊州淮南士人,以茶水歡迎來賓,好此苦茶者甚之,如果百姓能多栽種此物,售賣之時收其款項,倒也不錯。”張任微微點頭,“隻是那每戶幾株桑木,如果算上枯死,怕是存活不過一兩株,如此又有何用?”
“南橘北枳,栽種生果林木,因地製宜,但吾江東現在卻也有讓此物種活之法,正如交州培養之稻穀。”
不過很快,老驛卒趴在船舷上連連嘔吐,他也插手了這一行列。
“江東細鹽,當真如此之多矣,不知作價多少?”
“牛耕水車,那耕牛吾蜀中倒也有很多,水車隻需江東各地調派工匠來打造便可,巴中二郡雖大,一二載卻也可每村具有,這細鹽但是奇怪物,平常百姓之家怕是隻能瞧上一瞧。”
“吳王已命,於巴中二郡興建織造坊,每月皆有縣吏往各村講授如何養蠶之事,百姓每年隻需於四月之際養蠶便可,數十人可將蠶繭送於織造坊調換款項,何樂而不為之。”
“何為官商?”
“見過司馬。”張任見老驛卒朝他微微抬手一輯,本身也是微微抬手錶示。
“嗡”,同一時候,船上響起一聲號子,劈麵也迴應了一聲。
“蜀中貧寒,若能得此桑茶之法,又以牛耕水車之法,此後蜀中怕也能出很多膏壤,百姓日子亦能充盈。”張任臉上也生出幾分神馳,他下認識回眸看了一眼倒數第二艘船,那邊有他隨行的妻兒。
“吾蜀中便有鹽井之法,不過提取出來的俱是粗鹽。”張任趴在船舷上和緩了一陣,站穩了身子。
老驛卒趕緊謹慎翼翼地將手中銀票遞還給他,“未曾想,此物竟是代價一百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