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夢遊萬壽山![第1頁/共3頁]
“郭通衢,黑淵存續千萬年,上界早有定論,你戔戔一介地仙,也想逆天行事,未免過分不自量力。”
鎮元大仙又交代道:“唐三藏是個心純德高的高僧,但他部下有個愛惹是非的大門徒,要謹慎防備。”
玄界宗門聯手,陣容浩大,夜魔感遭到黑淵表裡眾門徒心神不寧,忙出聲定音。
實際上,論資排輩,鄙人界連綿悠長,影響龐大的儒家也早有了立教的資格,後代也將其與釋道兩家並稱“儒釋道”,但儒家開派之祖奉“中庸”之道,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遜,入聖以後便不再更進一步,後學者隻好尊其為“至聖”。
郭通衢頂風竄改,化身一隻麻雀,飛向五莊觀廟門。
……
當務之急不是新晉的地仙,而是即將路過的取經人。
境地已到,但卻冇有挑選飛昇上界的大佬不但儒家的至聖先師,另有與世同存的鎮元子,鎮元大仙植根凡塵俗世,上天仙後而止,修為卻英勇精進、漸臻圓熟,當初地瑤池滿,引下天仙劫時,他隻昂首對上定義了一句“不必了”,天仙劫便自行退回。
試想,若道祖和佛祖捉對廝殺,六合間那邊可為疆場?
……
“驅神宗願隨郭神仙除魔!”
郭通衢與他們打了號召,自回洞府,渡劫一戰,雖穩操勝券,但精氣神耗損也是不小,他要好好歇息一番。
三界以內,修行體係千奇百怪,但到了最高層,也是殊途同歸,脫不了地仙、天仙、金仙、大羅金仙的範圍,按照普通規律,修行者的人數跟著境地的晉升呈遞加趨勢,比方玄界,修士,乃至真人無數,但賢人的數量卻非常有限。
鎮元子喚來清風、明月兩位弟子,交代道:“這兩日,為師有位故交會今後顛末,你二人須好生接待,且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蔘果打兩個與他吃。”
書山杏樹下,一名墨客開口說道。
郭通衢又走了一會,忽而昂首看到那樹叢掩映間,有一座氣象巍峨的觀宇樓閣,運目細瞧,看到廟門前另有一座聳峙數丈的石碑,上麵寫著兩行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郭通衢輕“哼”了一聲,不做解釋,四顧道:“郭某擇日與永久黑淵開戰,除魔衛道,玄界諸宗,是敵是友是中立,速做定奪。”
郭通衢登高一呼,諸宗呼應。
“杏壇願隨郭神仙除魔!”
……
說罷,郭通衢分開永久黑淵,返迴天落山。
兩弟子獵奇,道:“師尊與三清論交,與四帝為友,與西天的佛陀、大菩薩有舊,何曾有個東土的高僧故交?”
鎮元子掐指演算了一下,見因果清楚,也不沉思,隻等他日相見,麵劈麵看一看,來龍去脈天然一目瞭然。
郭通衢再次現身時,落在一處山崖間,隻見那四周高山崇峻,局勢崢嶸,身子打個旋,來到一座峰頂,遊目四顧,可見白鶴棲木,玄猿攀峰,瑞氣環繞間,一派幽趣風景,直如淨土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