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白三十六章 十大神獸[第1頁/共4頁]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邊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乖戾,積財而不消,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穀”,據《史記·五帝本紀》公理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貪吃。《春秋》貪吃者,縉雲氏之鄙人子也。”
《述異記》中記錄:“東海有獸名犼,能食冰片,騰空高低,鷙猛非常。每與龍鬥,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堪。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鬥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鬥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穀。此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身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餘,蓋即犼也。” 清同治《續修永定縣誌》上載:“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邑南有異獸,大如牛,尾似團扇,口闊,徑直如盆,周身紅毛,長數尺,噬人及諸惡獸,或覺得犼雲。”
獬豸
“白澤”是個傳說中的神獸,它曉得天下統統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的方術,以是從很早開端,就被當作驅鬼的神和吉祥來供奉。特彆到了中古期間,對白澤的尊崇更是昌大。
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風俗。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吼怒,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又有文獻記錄,觀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形如兔,兩耳背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鄙人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成盈厭;剝削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貪吃。”《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雲:“週期著貪吃,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貪吃。
附:麅鴞:《山海經·北次三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鴞,是食人。”郭璞注:“為物貪(忄林),食人未儘,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貪吃是也。”
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是以鳳凰一詞為分解詞佈局。鳳凰齊飛,是吉利調和的意味。它跟龍的形象一樣,愈今後愈龐大,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成了中華民族文明中的首要構成部分。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外洋南經》:「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隻要一隻腳。」而《淮南子·氾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此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畢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搗蛋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畢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害的意味。《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大風為害,堯乃使羿...繳風於青邱之澤。」大風即大鳳。《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惟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