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項原來不讀書[第1頁/共3頁]
正悔恨本身無能之時,卻傳來楊易誅殺朱璨父女之事,老頭天然對楊易感激萬分,此次來洛陽,一是想要看一看寇仲是否有明君氣象,二就是想要劈麵對楊易表示感激。
楊易見他如此,哈哈笑道:“我殺朱璨,不但僅是為了顏兄的兒子,顏兄大可不必如此。”
劉項本來不讀書。
他對楊易道:“寇仲的意義是,天下戰亂已久,隻要與民生息,輕徭薄賦,有為而治,不妄動兵器,天下天然長治久安。”
顏之推最為心疼這個兒子,得知此等凶信心中仇恨可想而知,可他一介儒生無兵無權,當此亂世,想要報仇,如同白日做夢。
他在大堂以內環顧世人,笑道:“小子所享用的乃是一個打天下的過程,至於成果,倒是不消太在乎。大不了到時候這個國度讓給我教員便是!”
他看向寇仲,“幾位說到那裡了,可否讓我聽一聽?”
此時的儒家經義閹割的極少,當世大儒乃是真正的大儒,以德報德,以直抱怨,比平常百姓還要有血性。
他看向王通與顏之推,“誰說坐天下之人必必要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做天子最首要的是有識人用人之能,與學問凹凸卻也關聯不大。漢高祖混渾出身,不也初創了大漢幾百年的江山?學問不敷,今後再學不遲,德行不敷,倒是難以改正。”
他笑道:“比方李唐父子,為得天下,竟然借突厥人之手,殛斃我中原子民,此等行動,即使立國,也為百世所鄙棄!又似高占道、宋金剛之流,也是裡通本國,引狼入室,即使有學問又能如何?莫非還能成為有道明君?”
“這小子!”
一個政權到底是不是天下正統,與儒家之人認不承認你有著極大的乾係,慈航靜齋能夠用武力處理,但牽涉到儒家後輩,就遠不是武力所能為之事。
(未完待續。)
他哈哈笑道:“立國靠血氣,治國倒是要靠才華,有兩位監國,天下倒是不會有大事。”
宋缺笑道:“正要楊兄賜正。”
當今天下,凡是識字之人,幾近都與儒家有關,這個天下固然冇有儒門,但天下儒生卻也是相互通氣,構成了極大的一個個人,對全部天下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哦?”
王通與顏之推麵麵相覷,如何也冇有想到寇仲竟然會有如此驚世之語。
對於慈航靜齋所謂的為天下萬民選明君,楊易能夠置之不睬,但對於王通這些大儒,倒是不敢怠慢。
楊易本來就是帝王之尊,並且還是建國帝王,對於管理國度施政之道,天下又有哪一個能比得上?
他二人是博學大儒,此番來洛陽問道,普通人還真的抵擋不住,但楊易與宋缺是甚麼人?
他嘿嘿笑道:“實不相瞞,自家人知自家事,我本不是坐朝堂的性子,之以是打天下,首要還是想要為萬民造福,儘快結束戰亂。如果今後得了天下,小子直接找一名合適管理天下的明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