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辯經鬥法[第1頁/共4頁]
如果全真教矗立獨行,今後必定伶仃,獨木難支……乃至變成眾矢之的。
尹誌平用心疏忽了趙誌敬眼神中的挑釁,轉成分開。
“另有,找個師弟過來打掃一下,彆肮臟了我修道的地界。”
武功是江湖人物安身立命的獨一依仗。全真教畢竟是個武林門派,武功最高者哪怕不能介入最高權力,職位也不會太低。
即使全真門規森嚴,弟子自律,但這類把握權力的感受,對腦袋中儘是江湖胡想的年青人來講,無異於最可駭的毒藥,讓人忍不住去感染。
這當中便是過一過手,都能撈取數不清的好處。
再者,北地其他兩家,太一道,真大道,都是鼓吹恭敬從命,如果讓他們得了機遇強大起來,對全真教的生長是大大倒黴。
“不去插手的,全部教派的道牒佛牒都要被肅除,金人這是完整不要臉皮了!”
貳心中卻彷彿想到了甚麼,怒喝道:
此中馬鈺當然為首。他性子沖淡平和,身上卻擔著全真教掌教之位。
現在已經不是王重陽還在的期間了。
趙誌敬本來在第三代弟子當中,武功道業隱然為第一,固然是王處一的弟子,卻也一向自發有機遇去爭一爭全真教大師兄的位置。
並且馬鈺代師傳授,在他們心中職位可謂半師,非常人可比。
趙誌敬心中又驚又懼,心中那些肝火彷彿被冷水澆了一遭,全都暗藏下去。
丘處機行走江湖多年,也收過些漢人高官後輩為俗家弟子,曉得金人上層的環境。
當年王重陽治軍起家,令行製止,是以全真教門規森嚴,而掌教威權極大。
但是聽了一段經文,如何就走火入魔,吐血受傷?
“掌西席兄,金主派了使者來宣讀赦令,要我們全真教派人去多數,插手玄月的辯經鬥法大會,說是要定必然各個教派的位分,今後便要按照位分來赦免教派弟子的勞役賦稅。終究的勝者,金首要赦封為國師,執龍虎符,掌天下宗教事。”
馬鈺道:“除非端的起家造反,或者遷往彆處,不然任何教派都要低頭。”
王處一也非常氣憤。
馬鈺三人一走,就有和趙誌敬熟悉的師弟上去恭喜阿諛,而趙誌敬冷著臉,心中陰測測,無有一點喜意。
馬鈺儘力讓全真教保持超然職位,不至於全然投向金國,但是金人的謀主想出這個政策,任憑他再如何不肯,也隻能乖乖入其謀算。
靠清規戒律壓著性子還可勉強保持,強運全真教上層的內功法門就遠遠不敷了。
他上山五年,也不過是曉得二十四重關第一次第的法門,現在倒是從方纔入門的尹誌平口中初次聽聞法門後臉部分,更是妒恨成狂。
馬鈺將金雁功秘笈留給他,恰是時候。他已經有些策畫,等處理了趙誌敬,就去見地一下聞名遐邇的九陰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