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西河口秘聞 - 前言
翻页 夜间

前言[第1頁/共2頁]

以下便是西河口的故事。

父親接著說:“故鄉名叫‘西河口’,現在是個小鎮子。也怪我,一向冇帶你歸去。比來他們搞新鄉村扶植,一些老屋子要拆了。前幾日我接到電話,是文書公的嫡派先人奉告我說,在搬場的時候找到一些書,看上去彷彿是文書公寫的。他們家好幾代務農了,大字不識幾個,也看不明白寫了些啥。因為想著我另有些墨水,便托我去取走。但是我這幾年有病在身……”

文書公在書裡交代,本身在西河口做了好些年的書吏,因為跟從縣官辦案,碰到了很多奇事異聞,有些過於詭異,冇法進入官方文庫,隻得本身再寫一份,留給先人。

對於我如許一個宅男來講,長途觀光真是件痛苦的事。

因為旅途無聊,我籌辦隨便翻看了一下,不料翻開冇幾頁,便深深墮入此中,難以自拔。

厥後得朱紫互助,文書公從獄中脫身,回到了本身的故鄉,還尋了個“衙門口的差事”,得以養家餬口。

文書公生於19世紀末,從小學的是詩書禮義。清王朝要垮台的那些年,他正值芳華光陰,也和當時大多數的年青人一樣,一腔熱血奔赴上海灘,紮入期間海潮。隻可惜海潮太淺,一頭紮出來撞得頭破血流――因為寫文章批駁時勢,趁便把權貴官僚十足罵了一遍,惹怒了一名大人物(有說是軍閥,有說是處所豪強)。大人物大手一揮,將他送進了大牢。

誰能想到,恰是因為此次觀光,讓我有機遇晤識到了一個古怪的處所,和曾經在這個處所產生的一件件古怪的故事。

聽父親這麼說,我想起來了,他確切對我提起過這位老先人。當時說到這位先人,父親評價還蠻高,大抵給了個“不圖名利,造福一方”的考語。

一陣酬酢認親,冇多久到了晌午。用過午餐,親戚將油布包著的書交給了我。坐著又聊了一會兒,略微加深了我對文書公的熟諳。

但是父親臥病在床,不堪旅途勞苦,隻能拜托我去辦這件事。

因為他正視傳統教誨,因而趁便也正視起家族汗青來。在我小時候,他總喜好拿削髮族舊事來講給我聽。祖上的名流、可歌可泣的故事,無一例外,對我唸叨了好多遍。

總地來講,西河口的風景還算不錯,有山有水,河邊還種著柳樹。看那樹乾的粗細,估計是年深日久了,有成精的風險。沿著河邊的街道(街口有個近似牌坊一樣的東西,上麵寫著這條街的名字――“吉慶街”),走了十來分鐘,總算到了親戚家門口。

他很欣喜,說:“文書公餬口在民國初年,算起來,也是我太爺爺那輩的人了。他此人固然搞過學問,打仗了些新文明,但平生盤曲,多難多難。不知如何厥後追隨上了老莊學說,看破了名利榮辱,就一向隱居在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