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老鄉[第2頁/共3頁]
吳金浩楞了一下,旋即想到,這個時候可還冇有歐陽修那篇《酒徒亭記》,這‘酒徒之意不在酒’的典故,他們天然不是很清楚了。如許想著,吳金浩便又改口說道:“就是項莊舞劍。”
“河洛?”劉瑩楞了一下,轉頭驚奇地望著吳金浩,輕笑著說道:“先生騙我。”
“小女子本籍亦是河洛之地,為何卻從未見過這類紅薯?”劉瑩輕笑著說道。
“黃巾軍?”劉瑩楞了一下,她中間的劉貴卻抬高聲音說道:“蜜斯,承平道信徒皆頭綁黃巾。”劉瑩恍然地點了點頭,瞧著吳金浩說道:“先生所言黃巾軍,應當就是這個承平道了。如何,先生也曉得承平道。”
劉瑩之前在馬車上就已經持續吃了兩根紅薯了,比她平時吃的飯菜都要多很多,但聽了吳金浩的話後,還是忍不住想起那又香又甜的烤紅薯,忍不住又有些食指大動。
吳金浩微微一怔,點了點頭說道:“冇錯,這是紅薯。”
不由自主的,劉瑩就想到了那句廣為傳播的名言――河出圖,洛出版,賢人則之,難不成吳金浩所說的河洛便是河圖洛書的出處?那他,又會是甚麼人呢?妖妖怪怪還是神仙賢人?
想到這些,劉瑩又忍不住多瞧了吳金浩幾眼,卻發明吳金浩固然穿戴大漢淺顯鄉民的服飾,但頭上的髮飾,跟大漢鄉民還是有必然的辨彆的,並且他的肌膚線條溫和,絕非淺顯鄉民那種濃眉大眼,毛孔粗糙的模樣。
“甚麼?”吳金浩冇明白劉瑩為甚麼這麼說,不由得反問道。
絞儘腦汁想了想,劉瑩也冇法答覆吳金浩的題目,隻得搖了點頭說道:“我不曉得。”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瑩反覆了一句,神采猛地一變,瞧著吳金浩說道:“先生是說,承平道意欲對我大漢倒黴?”
“本籍河洛。”
“項莊舞劍?”劉瑩還是有些不明白。
“不是吧,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你們都冇傳聞過?”吳金浩有些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劉瑩輕笑了一下,點了點頭,站起來講道:“好。”便要跟著吳金浩走開,她身邊的劉貴頓時嚇了一跳,失聲叫道:“蜜斯!”
吳金浩無法地翻了一個白眼,說道:“這麼簡樸明白的事理,你不會不曉得吧?你想想看,天下信奉承平道之人,冇有十萬也有八萬了,這麼大一股權勢遊離在官府權力以外,換成是你,你會如何做?”
“這還用說麼,當然是酒徒之意不在酒了。”吳金浩輕笑著說道。
劉瑩微微一愣,旋即又問道:“敢問先生本籍那邊?”
劉瑩轉頭對劉貴說道:“你們在這等著,我和先生去看看日出,很快便返來。”
“看日出,當然得去山上了,難不成在這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