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詩劍雙絕[第1頁/共4頁]
既然徹夜之事乃是李顯美意相邀,又是顯唐商號大掌櫃倪萊暗中拉攏,以是李顯和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杜審言、蘇味道、郭震、陳子昂一共八人齊聚醉仙樓,喝酒作樂,徹夜歌樂,世人非常縱情。
想到這裡,李顯便動情說道:“老倪,此事吾就不說甚麼了,你之美意,吾定然銘記肺腑,不敢健忘,將來必然補報。”
卻聽得倪萊趕緊說道:“瞧大王這話說的,小人這一身都是大王犒賞的,酬謝大王本就是理所當然之事,那裡還敢望大王之補報?”
李顯見狀,趕緊上前扶起駱賓王,然後行禮道:“駱先生若不嫌棄,小王便叫你一聲駱兄可好?”
李顯聞言,天然是深深的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顛末這一次大非川撤兵事件以後,李顯深深的熟諳到,本身光在軍中建立威望也不可,因為你就算是孫吳之才,如果趕上朝廷下達荒唐的號令還是也是無能為力,而這一次在朝堂上,如果不是駱賓王據理力圖的話,估計本身的了局將會更慘,以是,要想真正的站穩腳根,必須培植本身在朝堂上的權勢。也恰是因為這一點啟事,他才授意倪萊停止詩會,目標天然是要拉攏一些文人,以便充盈本身的權勢。
而上官婉兒的表示則是分歧,在李顯吟誦詩詞的時候,她一向在盯著李顯看,但是當李顯讀出最後那一句“驀地回顧,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時候,竟然成心偶然的向她的方向看了一眼,不由得悄悄想道:“周王說尋了千百度的那人,莫非就是我麼?我一個小丫頭電影,怎值得他去尋?”
卻見李顯來到中間,取出隨身佩劍,便來了個當庭舞劍,而更加令人擊節稱歎的是,李顯不但劍舞得好,詩寫得也好,詩劍相配,更成了天下一絕。
但是李顯卻冇想到,你來竟然早已經替他想到了這一點了,開端著力從那些資格比較差的年青人那邊動手,為本身培養可用之才。
隻見李顯一邊舞劍,一邊長吟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五花馬,令媛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君同銷萬古愁。”(未完待續。)
“哦?素聞七郎技藝超群,小弟亦是敬慕已久,本日恰好見地見地。”陳子昂固然幼年,倒是尚任遊俠,慷慨好義,本日聽聞李顯要舞劍讀詩,天然是興趣盎然,等候著李顯的表示。
杜審言倒是在王勃以後鼓掌獎飾道:“吾本來覺得樂曲填詞儘是靡靡之音,卻冇想到大王竟能以此言誌,將作詩之法蘊於詞作當中,實乃開一代民風之先,無怪乎子安老弟如此獎飾,吾老杜算是服了!”
卻聽得倪萊嘿嘿笑道:“實在此事也不難辦,大王該當曉得前些日子盧先生吃了官司,幾乎連命都丟了,是小人不竭辦理,終究令其躲過一場大難,厥後盧先生出來以後,便提出來要酬謝小人之恩請,小人便將其請到長安來,為小人宅中西席,傳授我那犬子讀書,嘿嘿,此事要真提及來,小人但是沾了大王的大便宜了,如果冇有大王,哪有小人的明天?更不要說我那犬子還能讀書,將來更有機遇考進士仕進了,小人長思念該如何酬謝大王的恩典,厥後想來想去,便感覺應當多賙濟那些讀書的士子,這些人或者本日隻是一介布衣,但說不準他日便能衣紫腰金了,吾如果本日幫忙了他,將來亦能為大王培植一些權勢,令大王在朝堂上不致於孤掌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