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錦繡前程(二)[第1頁/共3頁]
我不由更是驚奇,貞妃竟然對我的出身瞭若指掌,同太後普通無二,我戔戔一弱女子,出身飄零慘過我的天下女子,何止千萬,如何獨我被她如此喜愛?怕是因為我身背工握兵權的周大帥吧?
燕山大雪,懦夫解腕,那景象說不出的可駭。可她為何對我報告這個聳人聽聞的事兒?
她說:“說得是先皇十九歲那年,太後身邊有位深得寵任的寺人小貴子公公欺上瞞下,狐假虎威穢亂內宮,乾與朝政。小貴子公公的驕橫賽過前朝的內監魏忠賢、劉瑾。那些年文武百官怨聲載道,無人敢獲咎招惹他。先皇多次諫言太後不得,反是母子為了這位小貴子公公生了諸多嫌隙。先皇正苦於無計可施之時,就采取了一名少年督撫大臣之計,請君入甕。這少年督撫先是冒充鼓吹江南風景無窮,魚米之鄉充足,引了那寺民氣機癢癢,蠢蠢欲動的要出宮先江南玩耍。請了太後的懿旨,不顧了祖宗立下的寺人不成出宮的祖訓,親身下江南去為太後采辦錦緞絲綢。小貴子公公一起上招搖過市,人到了江南,就被這位少年督撫拿下。一日之間,宣讀了早已備下的皇上密旨,將這無人敢惹的太後身邊的紅極一時的小貴子,斬立決於集市,一舉滅了這朝廷禍害,太後聞訊已是迴天有力。少年督撫此舉潔淨利落,舉重若輕的一樁妙策除奸朝野顫動,被頌傳為嘉話……”
我卻被她的話題吸引,對致深的體貼,對她來意的防備,我從她的眸光中看出瘮人的驚駭。
我內心就有些防備,不得不提示她說:“後妃乾預朝政,但是大罪。”
貞妃旋即感慨道:“皇大將這妙聞給貞兒時,也在感慨,可惜瞭如此一名心冷似鐵的男兒,如何反是害怕太後的雌威,畏手畏腳,瞻前顧後的不敢向前半步?”
“分憂?”我故作懵懂地望著她,暴露幾分膽怯之色,搖點頭,“臣妾癡頑,不甚知之,隻知服侍好大人的起居,並不問它事。如果皇上對大人又說訓示,無妨去對大人明言。”
我心一動一驚,陳年舊事被她說得如在麵前。莫非她說的是致深?
心頭一陣翻湧,感慨致深果然膽小妄為。隻是,貞妃現在對我報告這段舊事,莫非但願致深有所行動?
我看她眉飛色舞的說著,涓滴不知其禍,“姐姐,太後寵任周大帥,可否請周大帥站出來講句話呀?好歹他領了兵部尚書銜,舉足輕重呢。”
“昔日那位少年督撫多麼的大智大勇,膽量令人敬佩。現在不過十餘年,如何的變得畏手畏腳,仰人鼻息了?”貞妃感慨點頭,見我聽得將信將疑,淡然無語,便又尋味了說:“那日皇上談起了周大帥,還提及一段趣事,說是周大帥交戰伊犁,行軍塞外,治軍鬆散,令行製止,士卒們無不誠服。一夜急行軍,漫天大雪撒鹽扯絮似的,吹口哈氣都凝成冰粒子。冰天雪地的,前路難行,那些士卒怕主帥的車打滑,便緊緊去扶住車雕欄。周大帥愛兵如子,反是怕士卒溫熱的肌膚,粘在那玄鐵雕欄反是要粘扯下皮肉來,內心老邁的不落忍,便喝令世人一聲“去手”。你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