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新安郡王見聞錄 - 237.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家難處

237.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家難處[第1頁/共4頁]

能在禦史台當一名失職儘責的言官,必然是傲骨錚錚,涓滴不害怕任何強權之輩。但是,過於矜傲,則極有能夠反應過分。那些禦史一定不知王子獻所做的皆是該當應為之事,隻是眼睜睜看著他一個年紀悄悄的後輩便能在禦史台攪得風生水起,或許麵子上實在有些過不去罷了。

如果您看到了這段筆墨,申明您目前看到的是防盜章節。起首,非常感激您喜好本文,瀏覽本文。其次,必須申明,本文首發於/晉/江/原/創/網。如果您真敬愛好本文,請前去首發地看文,作者感激不儘。再次,作者會更加儘力,回饋正版讀者的熱忱,感謝。

閻氏公然替名不見經傳的杜家要了一張帖子,派人送了疇昔。杜娘子的父親在一年之前病重歸天,現在算起來早已過了熱孝,出來走動插手宴飲亦是無妨。不過,接二連三的喪事令他們不得不閉門守孝數載,早已冇有甚麼人記得他們了。便是他們成心出來,在宴飲場上略微走動,亦是底子冇有機遇。此次接到這張帖子,的確是喜出望外。

杜娘子來到二人麵前,還是亭亭玉立,不卑不亢,彷彿對李徽的呈現亦是並不覺對勁外。施禮之時,她口稱“貴主”與“大王”,也彷彿與當年無異。就連她身邊的婢女亦是一樣禮數實足,卻並無任何擺盪之態。

固然待在大理寺能夠參與鞠問各種大案與要案,也能藉由權柄之便徹查安興長公主等人。不過,現在緊盯著安興長公主的各方眼線實在是太多了,反倒不便利他發揮。就算他去了宗正寺又如何?事關宗室謀逆的案子總歸與宗正寺脫不開乾係,隻要緊緊跟在賢人身邊,亦能把握統統動靜。並且,作為監察禦史的王子獻有彈劾百官之責,藉由他來攻伐這些逆賊,無疑更加名正言順。

長寧公主逗了逗身邊玩耍的永安公主,回道:“阿兄一定能留在大理寺。比來聽阿孃提起,阿爺彷彿想讓你去宗正寺。”她思考半晌:“去了宗正寺,必將升一級。從四品的宗正寺少卿,你感覺如何?”

“成日裡被一群同僚針對,待在禦史台也是難為他了。”長寧公主聞言,倒是非常憐憫,“不過,現在他唇槍舌劍的名聲已經傳了出去,其他各部的官員見著他恐怕內心也發怵罷。今後不管阿爺將他調到那邊,融出來都並不輕易。”

“阿兄,如何不見王致遠?”長寧公主柳眉輕揚,紅嫩的唇角微微勾了起來,“他在濮王府斷斷續續地住了這麼好久,於情於理也該過來迎一迎三世母,好生向長輩稱謝罷?”明顯,她想說的絕非如此,隻是宮婢們在側,不便明言罷了。

又過了兩日,長寧公主派宮婢前來遞帖子,邀杜娘子同遊慈恩寺賞春。杜家主母拿著帖子遊移半晌,終是承諾放女兒出去散一散心――就算杜家此時並不肯意讓女兒出門聞聲那些是是非非,也冇法回絕貴主的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