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長遠之慮[第1頁/共5頁]
但這卻帶來了一個困難,本來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太守會甘心嗎?
現在,我固然占了豫章,但兵微將寡,說句不好聽的話,是一兩員將、七八小我,如果我僅僅滿足於從世族後輩中任命人才,最後的成果不免是人才殘落,墮入無人可用的窘境。
……
我與高岱之間,按輩分來講,他是我的族叔,而真正論及血緣,卻要隔了好幾輩,小時恍惚的聽我母親講起,我父親與高岱算是堂兄弟乾係,父親早亡,打我小時我們便寄住在高岱家中,一向到高家被官府抄冇。
即便在我今後,成了大戶人家的家奴,也因為能夠識文斷字,而被仆人家調派來奉侍公子陪讀,這使我纔有了明天這般的學問。
他們正處在建發憤向的時候。
高岱對於我來講,固然是他使得我的童年遭受了這麼多的變故,但若不是他,我在幼年時也不成能遭到傑出的發矇,我們母子的餬口一開端就會象我這十餘年過的一樣,每天為了一口飽飯而苦苦掙紮。
有道是豪傑莫問出處!
我大喜道:“來,顧公,子揚、子魚,諸位請痛飲之!”
我早故意籌建一所專門培養人才的黌舍,隻是礙於戰事吃緊,脫不出身,部下有限的幾個將領如太史慈、華歆、劉曄、甘寧又都有首要的任務在身,以是才遲遲未能有所行動。
我見顧雍臉上也隱有怒容,朱桓更是要拍案罷了,曉得自已再不製止,事情將無可清算。
這時候,許貢早已得了盛憲的訊息,將高家產業查抄一空,長幼一併囚禁起來,幸而獲得吳中百姓的庇護,許貢才未敢侵犯,待高岱得了陶謙的手劄趕回,事已晚了,許貢見動手劄,迫於無法隻得放人,但過後不久,許貢卻又懺悔,調派家客追殺高岱,幸得朋友張允、沈昏提示,高岱倉猝帶著母親乘船逃竄,幸虧刺客走錯了道,高岱這才得已倖免。
這第一批的五百個少年,固然一時髦不能派上用處,不過若傾力培養,那麼不消幾年,就將是一股不成忽視的重生力量。
劉曄笑了笑,道:“元歎豈不是最合適的人選。”
想到此處,我遂倏然站起,舉杯大聲道:“有道是亂世男兒,須以身當劍,中原縱有虎狼,豈能阻我前行?方今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輔相君長,人懷怏怏,各有自為之心,此高低相疑之秋也,雖以無嫌待之,猶懼未信;如有所除,則誰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塵垢之間,為庸人之所陵陷,可勝怨乎!我叛逆兵,為天下除暴動。舊土群眾,死喪略儘,國中整天行,不見所識,使我淒愴傷懷。為存者立廟,使祀其先人,魂而有靈,我百年以後何恨哉!”
天威一詞,意義便是天朝威儀不成侵犯,可惜,自黃巾亂起以來,漢室的嚴肅早就被一次次的烽火所踩踏,現在的天子更是被盤據的強豪挾來挾去,已然成為了被操縱來討伐敵對權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