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新書 - 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
翻页 夜间

第626章 天子守國門[第1頁/共5頁]

但更不靠譜的還在前麵,桓譚提及另一人的發起就想笑:“有位禦史則說,《禹貢》中有‘九河既道’之載,夏時黃河有九條支流,應按索古書,即令不能鑿出九條,隻要能在冀州開鑿四五條,應也有裨益。”

直到走到下一處,這裡是數日前就灌滿的版築,工匠士卒將木板一點點拆下來,又在太陽下暴曬好久,已經成了城牆一角的形狀。

至於王莽那一次決河,一樣采納了躺平戰略,來由仍然是天人感到:“河,中國之經瀆,聖王興則出圖書,霸道廢則竭絕。今潰溢橫流,漂冇陵阜,異之大者也。修政以應之,災變自除。”意義是隻要好好點竄國政,打動了上天,大河天然會歸於故道。

眼看群臣喝彩,百姓沸騰,第五倫興趣也很高,李忠雖故意進諫,但考慮了幾次,都發明不太好開口。

“卿確切是大魏忠臣。”第五倫這評價意味深長,李忠李忠,他忠於的是天子,而非百姓。

現在也一樣,拖了二十年後,黃河改道已是定局,絕非簡樸堵個決口那麼簡樸。

“此中一人說,黃河潰決之地,常在平原、東郡擺佈,那一帶陣勢低下,土質堅固。傳聞夏禹治河時,將這一帶地區空出來,以便大水傾泄,應效仿古事,將諸郡騰空,不再興建官亭、民居。”

就算如此,也應當用傳統的夯土之法啊,這些泥漿靠得住麼?怕不是給刺客機遇罷!

“還是要使其穩定在新道,勿令南侵濟水、泗淮為妥,卿再河濟間行走半年,可有方略了?”

在第五倫的號令下,桓譚、杜詩上前試了試這牆壁,旋即收回了“咦”的驚奇之聲。

桓譚和杜詩都曉得,這是天子要樹模某樣奇異之物的前奏,對桓譚而言,這是千裡鏡,於杜詩而言,則是第五倫令人在他“水排”的根本上,改進的龐大水利機器。

總結了疇昔的經驗後,第五倫在召見水衡都尉杜詩時,便與他定下了此次治河的基準:“時異事殊,滄海亦能夠變成桑田,冀州、青州、兗州山川與夏禹時大為分歧……”

第五倫固然瞭解李忠的顧慮,但他的觀點卻與對方截然相反。

二人麵麵相覷,隻跟從第五倫到了狄縣近郊,這裡是隨駕軍隊的營地,同時也有很多同業的匠人,眼下工匠與士卒,正在熱火朝天聚在一塊乾活。

現在第五倫決然表示要措置前朝留下的爛攤子,李忠要勸,當然不能再抬出天人感到的說辭,顛末魯地的過後,大家都曉得,天子不吃這一套。

李忠開端解釋他這聽上去非常奇異的實際:“治河不亞於一場大仗,必由朝廷策動牛馬萬頭,輜車千乘,民夫十萬,從青州冀州中原,千裡饋糧,趕赴河濟之間。”

“至於完整治好大河水禍,使再無大患,恐怕需數十萬人,費十年之功,耗錢帛以百億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