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曲女城的傳說[第1頁/共5頁]
“是啊,兩百多年了,”玄奘抹了一把臉上的水,感慨道,“玄奘這一起,是踏著前輩高僧的萍蹤來的。”
玄奘說著,又朝阿誰城池遠瞭望去,從這個方向看,此城西臨恒河,城垣高大堅毅。依他預算,周遭起碼有二十多裡。
“如有那樣的機遇,當然是求之不得了!”般若羯羅笑道。
“多謝大師,”玄奘道,“師兄,我們就在這裡安居,恰好向方丈大師請教些佛法如何?”
毗離耶犀那的臉上暴露暖和的笑容:“蜜多斯那法師乃是我的老友,我們已有二十餘年冇見麵了。他現在身材還好嗎?”
兩個沙門進得城來,舉目四望,但見濃蔭夾道,城內樓台殿閣相望,台榭櫛比,門路整齊,園林相望,城中遍植花果樹木,雖在雨中,色彩仍然亮光素淨。路旁時不時地呈現一個水池,水流澄徹,內裡盛開著各色蓮花。有些商販就站在屋沿下,發賣著來自域外的奇珍奇寶,公然是一個風景怡人的斑斕都會!
玄奘合掌道:“多謝大師,我二人正有此意。不知這四周是否有佛陀聖蹟?”
“心神馳之,不如躬而行之。待玄奘取到真經,迴歸東土之時,師兄也來同業如何?”
“曲女城?”玄奘反覆了一遍,“好古怪的名字!”
中印度的雨季約莫從每年的蒲月十六日開端,到玄月十五日結束。其間大雨滂湃、河道眾多,門路淹冇,交通間斷。在如許的日子裡,人們隻好呆在家中或村莊裡,以他們前一季所收成的農作物為生。削髮人外出行化也會極其不便,何況另有無數的農作物及蟲豸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傷害。因此幾近統統削髮人,都會臨時間斷他們的行化活動,找一個溫馨的處所隱居下來。
“師兄莫嫌它名字古怪,它但是恒河岸邊最大、最敷裕、最昌隆的都會了。羯羅幼時便常聽到這座城池的名字,雖說本日第一次到此,竟感覺熟諳之至。”
想到即將完成國王的重托,般若羯羅非常歡暢,興趣勃勃地對玄奘講起了曲女城的由來——
“當時,這裡另有一名修行者,在恒河岸邊修煉瑜伽,坐禪入定。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驕陽當空,他都一動不動。很多年疇昔了,他的身上落滿了泥土,形狀便如枯樹普通,飛鳥遊禽棲息在上,並遺下一顆尼拘律樹的種子。那顆種子在他肩上的泥土中逐步抽芽,年複一年,修士身上竟長出了一棵垂蔭大樹!樹乾細弱,枝條上結滿果實。鳥兒們也開端來此築巢。本地人感覺詫異,便尊稱他為‘大樹神仙’。
“神仙勃然大怒,降下惡咒道:‘這些女人瞧不起我,實在可愛!我定要獎懲她們!我要讓你那九十九個女兒,全都變得哈腰曲背,形貌醜惡,畢生冇法嫁人!’
“如何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