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一舉數得(一)[第1頁/共3頁]
除了州刺史、郡太守是從朝中直接調派的以外,絕大部分處所官員的名諱,公孫明都對不上人,光看那些簡樸至極的經曆,也看不出有甚麼大題目來,當然了,該警告的,公孫明還是冇忘了要提示賈逵一番。
公孫明一貫極其正視吏治,此際一聽官員安排已到位,自不會有甚忽視,一揮手,自有一名陪侍的小寺人緊著湊到了賈逵的身邊,伸出雙手,接過了賈逵捧著的一本厚厚的摺子,轉呈到了公孫明的麵前。
在得知諸葛亮所部主力已然東撤之動靜後,公孫明當即便命令閻行、魏延二部兵馬將攻占的南陽諸縣之百姓全數遷進關中,以充分關中之人丁,隻給劉備留下了個荒涼的爛攤子——南陽雖富庶,可惜地處曹、劉之間,要想穩守,少說也得在這一郡之地屯兵二十餘萬,考慮到軍需後勤之壓力,無疑很不上算,以公孫明之睿智,天然不會去乾這等蠢事。
此番為了彌補如此多的官員缺額,賈逵但是連吃奶的力量都拿出來了,若不是備選者實在太缺,他也不致於弄到這般狼狽之境地,說到底,都是公孫明那四成豪門出身之規定惹的禍,可賈逵又哪敢直接說公孫明的不是,也就隻能是委宛地旁敲側擊上一把罷了。
新征服之地盤足有十三郡兩百一十二餘縣,每縣有縣令、縣尉、主薄三名有品階的官員,再算上郡、州的大小官員,所需任命的官員多達一千三百之巨,饒是公孫明有著過目不忘之能,可一番細讀下來,也足足破鈔了大半個時候,這纔算是完了事。
“啟奏陛下,微臣奉旨調配新取諸州之官員,現現在已根基完成,官員名錄已齊備,請陛下過目。”
賈逵這麼句話一出,公孫明本來就皺著的眉頭頓時便更皺緊了幾分,接連幾個題目砸將疇昔,當即便令賈逵吃不住勁地彎下了腰。
“嗯?朕不是著禮部、國子監在各州開科取舉子了麼?這些不都是備選之官員麼,為何不消?”
“陛下,吏部尚書賈逵在宮門外求見。”
大半年的戰事終究結束了,哪怕公孫明地點的中路實在戰事並未幾,可兒在軍中,又得牽掛政務,這等日子也真不是那麼好熬的,祭祖大典既已忙完,公孫明自是不肯再精力緊繃地忙乎個不休,籌算先安息上幾日,喘上口大氣再說,卻未曾想到底還是冇能躲過政務之煩心,這不,就在公孫明於禦花圃裡逗弄幾個後代之際,內侍監趙曉倉促趕了來,衝著公孫明便是一躬身,低聲細氣地便稟報了一句道。
這一聽公孫明語氣極其之不善,賈逵的神采刹時便是一白,哪敢有涓滴的拖延,趕快緊著便給出了個解釋。
“陛下明鑒,非是微臣不消,實是各州取舉子殊少,且大多都是門閥世家後輩出身,微臣也隻能擇優任命部分,差額還是頗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