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回 養民者司馬子華也[第1頁/共3頁]
而大將方麵,蘇策亦是安排大將太史慈坐守交州,另調大將刑道榮,輔匡,曹性,霍峻,沙摩柯五將前交州,協同太史慈,於交州之地,大肆招招兵馬,以圖再戰。
但是,陰錯陽差間,確是培養了現在這一片地步。
正如司馬芝所言,所謂民以食為天,而王者之治,祟本抑末,務農重穀也。為一方諸侯者,手中天然要有糧。
當下蘇策自位上立起家來,走至司馬芝身側,輕拍著司馬芝的背,哈哈大笑道“如此英才,吾確幾乎錯過了,幸虧現在子華自薦而來,此交州刺史之位,當非司馬子華莫屬矣。”
有糧,就有兵,有兵,就有勢,有勢,方纔氣交戰天下不休矣。
司馬芝如此一說,堂上蘇策確是聽得個雲裡霧裡,大是不明以是,但那陳宮,徐庶等諸位智囊們,確是大喜過望,忙不迭喝采。
下官知法而犯法,為上者同犯之,此乃是舉吏之禍也,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為官高低通透於一氣,吏治天然廢弛。
“子華忠亮不傾,庶乎不吐剛茹柔。此真名流也,”聽完司馬芝一席話,此時便是連坐在一邊一向不如何開口的賈詡,亦是忍不住讚了句。司馬芝,真名流也。
以後,曹操與蘇策二人平分了臧霸的黃巾賊,但是,曹操卻並不讓這些人歸本還農,倒是把他們編為兗州兵,跟著曹操打公孫瓚,鬥劉備,討袁術,最後更是殺進徐州,一月間連下徐州三十六城之多,待得曹孟德在徐州撈夠了糧草,回過甚來,又吞了長安,接著就籌辦把個荊州給吞下肚子裡去。
為君者,當是能設律法以嚴於諸官吏,但是,即便設了這律法,也是不能根絕於諸多官吏不能犯事的。
若不是厥後從中出了呂布這檔子事,估計,現在的曹操已經身兼荊,兗,豫,外加個司隸三輔四州之地了。
如此環境之下,直至客歲臧霸領著上百萬的兗州黃巾賊,犯境兗州。
兗州,因靠著濟河與黃河,自古便是個地盤肥美之地,但是,自黃巾之亂後,劉岱接辦這兗州,倒是劉岱無才德,隻讓這若大一個兗州,民不聊存亡氣沉沉,直至地步逐步荒廢,而兗州之民,卻甘願跑入泰山當中,隨了臧霸造反當黃巾賊亦不耕作。
洋洋灑灑一通話,確是道儘了司馬芝治民之要。
司馬芝此論治冤假錯案一說,也隻能算是平平,並無甚麼出奇之處,蘇策暗自皺了皺眉頭,但是,確聽那司馬芝持續朗聲道:“蓋君能設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聞也。夫設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聞,吏之禍也。君劣於上,吏禍於下,此政事以是不睬也。可不各勉之哉!,如此,下吏莫不自勵。門下循行嘗疑門乾盜簪,乾辭不符,曹執為獄。凡物有類似而難分者,自非離婁,鮮能不惑。就實在然,循行何忍重借一簪重傷同類乎!其寢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