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難熬的日子[第1頁/共4頁]
說到這裡,馮瑛歎了口氣:“祖廟早就被毀了,祖墳也破敗得不成模樣了,老頭子是大哭了一場,病了好幾天呢。李相仁義,不但發還了這塊地盤,還把我家的宅子也發還了。說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這句話是有題目的。”楊德倒是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人之初,性本惡,我感覺更合適一些。想想你幼年尚不懂事的時候,會不會去搶你兄弟姐妹們的食品、玩具,父母偏疼其彆人一些,你是不是會感到妒忌。之以是在你長大以後,會曉得謙讓,曉得憐憫,那是因為你遭到了這世上品德的束縛,律法的束縛等等。”
馮瑛歎了一口氣,點點頭道:“豈止是困難?你這個監察官員啊,是很難體味到我們這些親民官的憂?的。偶然候有些有悖於律法的事情,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你曉得我現在最焦急上火的是甚麼嗎?就是吃的。關中完整荒廢了,挖地三尺都找不出來幾顆糧食,長安就更不說用了,朱友貞那狗日的要搜颳得乾清乾淨啊。現在長安用的都是軍隊裡擠出來的糧食,我坐在衙門裡,每天心驚膽戰的就是下頭又報餓死了幾小我!你們儘管往摺子裡寫長安縣餓死幾人,馮或人屍位素餐,卻不知我是絞儘了腦汁去尋吃的東西啊!”
“你家拿回宅子了?”分了兩邊坐下,楊德問道。
馮瑛看著偏廂的牆壁之上,讚道:“楊兄,你這一筆字,倒是越來越有筋道了。寫得好,寫在這裡更妙。這偏廂是這些衙役捕快們平時歇息的處所,隻要一昂首便能看到這行字,對他們而言,更有警省感化。”
“提示一下罷了。”楊德淡淡隧道:“實在我更信賴律法的感化。如果真有那敢以身試法的,抓出來幾個,重重的懲辦,倒是更能起到殺雞駭猴的感化。”
楊德搖了點頭:“罷了,我家的那小院,我返來以後就去看了,也不知過了幾道手了,現在住著的是一戶誠懇巴交的小販子。我要了返來,人家去那裡?再說了,那宅子是我的悲傷地,不回也罷,轉頭再買一幢小院子得了。”
楊德冷哼了一聲:“每小我的內心,都住著一個魔王,隻不過平常時節,我們在冒死地壓抑他罷了,權力,美色,財產,名譽,無時無刻不在勾搭著這個魔王出來搞風搞雨,冇有了品德的束縛,律法的恐嚇,這個魔王就會肇事了。我想,李相在北地之時,再困難也要提高書院,讓更多的人去讀書識字,支撐淳於尚書修律法近十年,讓我大唐律法逐步完美,不過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百姓懂禮,知法進而能守法罷了。”
“你是說那些一向留在長安的傢夥嗎?”馮瑛哧笑道:“但凡是北地返來的勳貴官員舊人,哪一個不曉得大唐現在的國策是甚麼?他們必定會群起呼應的,就算內心不肯,也隻能這麼做。而李相發還舊宅的行動,恐怕也是在表示大師了。有些東西能夠還,有些東西還不了。至於那些當年降了偽梁的人,哈哈哈,一群傻瓜,覺得跟著汪書最後又來了一個開城驅逐王師便能夠將疇昔的罪惡一筆取消嗎?絕然不能。在我看來,如果他們識相一點兒,還能保全一下本身,如果真想搞甚麼幺蛾子,那就都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