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因茶說事[第1頁/共4頁]
茶在中國始於神農期間,西漢時成都成為茶葉集散地,東漢開端製茶餅販運。晉室南渡後,崇茶之風騷行,這類體例將茶葉一同飲下,異於後代。
棲心堂內暖和如春,帷幔遮擋看不到炭盆的位置,如有若無的琴聲從幔後傳出,全部書房清雅香幽。
兩人聯袂入堂,世人隨在身後。入堂重新見禮,郗恢替楊佺期引見彆駕張回、治中郭俊,張回是彭城張昭以後,郭俊則是河東聞喜郭瑗的子孫。
離職前韋仁得了中書令王國寶授意,將庫中賦稅華侈近空,看著空空如也地庫房,楊佺期憤然拂袖而去。
胡藩有些驚奇,看著一臉鎮靜的楊安玄,客氣道:“郗刺史謬讚。仆素聞楊太守勇猛善戰,虎父無犬子,小兄弟定然箭術過人,有機遇胡某定要見地一下。”
楊佺期笑著介麵道:“昔年桓司馬性好簡樸,宴客之時以茶果待客,誠為嘉話。”
黑陶碗內茶湯碧綠,泛著潔白的湯花,披收回淡雅的暗香。
新野郡北依宛、洛,南接荊、襄,是南北交彙、水陸交通要道,扼守北軍南下的流派。
楊安玄謙聲道:“小子何德何能,怎敢與慧弘遠師相提並論。”
“安深賢侄現為幾品?官居何職?”郗恢問道。
堂上公事議完,郗恢命人排擺酒宴為楊佺期拂塵。
宴後,郗恢邀楊佺期前去他的書房--棲心堂敘話,楊安玄不得不跟胡藩話彆。
低矮的城牆、狹小地街道、擁堵地官署,這讓見地過洛陽城恢宏景向的楊安玄有些絕望。
刺史府範圍不小,官廨遍及兩旁,迴廊相接,持重沉穩。
郗恢對楊安玄好感大增,捋須笑道:“賢侄如果路過廬山,必然要去拜見慧弘遠師。大師心量泛博、為人謙恭,在東林寺外種了很多茶樹,親手製茶以待老友。賢侄對茶很有見地,定會與大師一見仍舊。”
接連穿過兩道儀門來到大堂,楊安玄看到有群人在堂前迎候,中間那人白麪長鬚,頭戴進賢兩梁冠,身裝絳色官袍,便是郗恢了。
郗恢擺擺手,笑道:“佺期武勇過人,有你鎮守新野,郗某能夠放心安寢,你可罷休而為。”
郗恢起家相摻,笑道:“你我知己老友,何必客氣,快快請起。”
東晉崇佛,袁氏、董氏皆信佛。慧弘遠師駐錫廬山東林寺,在佛門中具有高貴的職位。楊安玄曉得慧弘遠師的佛名,大師被後代尊為淨土宗的鼻祖。
楊安玄曉得晉人飲茶是將茶餅烘烤、碾沫、羅篩,茶鐺煮水至蟹眼沸,投茶沫,用茶匙打起湯花,最後倒茶入碗。
楊佺期見郗恢神情愉悅,暗鬆了口氣,剛纔講錯之錯算是被玄兒敷衍疇昔了。
郗恢拉住楊佺期的手,笑道:“佺期老弟,你總算來了,我但是如盼甘霖啊,進堂說話。”
郗恢入內換了身絲袍出來,看到正襟端坐的楊佺期,一搖手中麈尾,笑道:“佺期,此乃私室,且放鬆些。來人,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