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大勝之威[第1頁/共4頁]
…………
因而朝廷發詔讓方鎮共議,徐、青刺史劉裕、豫州刺史劉毅、江州刺史何無忌、荊州刺史魏詠之等人都表示,楊安玄年未而立,來日方長,可等再立新功後重賞。
楊思平聞訊勃然大怒,率六千兵馬北上安漢城,與駐守南充的朱齡石彙合。
“後涼迫於南涼、北涼之威,向秦歸順,秦占有姑臧城。”董懷持續侃侃言道:“南涼和北涼害怕後秦氣力,不敢張揚,但秦軍攻打雍州得勝,兩國皆蠢蠢欲動。”
交代幾句後,穆崇暈倒,鎮遠將軍斛斯蘭接掌軍權。
看到這裡,司馬德文鎮靜起來,如果能從秦國索還上洛、弘農兩郡,朝廷名譽定然大漲,皇室或許能在劉裕的把握中稍得喘氣。
楊思平取漢中郡後,駐守南鄭城,姚碩德得知雍州兵馬在虎牢關擊敗魏軍,不再分兵打擊漢中,儘力攻打仇池國。
七月十四日,斛斯蘭從京縣退兵滎陽城,楊孜敬率軍追擊,小有斬獲。
戶部尚書郗恢、五兵尚書董懷、度支尚書陰友齊皆以為楊安玄此功可封郡公,封邑三千戶,武陵王司馬遵、錄尚書事王謐、丹陽尹孟昶等人則覺得楊安玄方纔因篡奪彭城授任為左將軍,都督三州軍事,不宜擢升太快。
戶部尚書郗恢奏道:“臣附議。”
除了司馬休以外,京中六軍也暗中被劉裕把持,現在方鎮劉裕權勢最大,其次便是雍、兗刺史楊安玄和豫州刺史劉毅。
穆崇擦了一把唇邊的血漬,喝住籌辦出帳的親兵,道:“不要張揚。軍心若亂,大禍立至。”
此次和談讓董懷積下名譽,為厥後從侍郎升為尚書奠定根本。桓玄篡位以後,董懷的五兵尚書之職並冇有變動,尹緯出使建康,桓玄便派董懷前去歡迎。
楊安玄冇有命令追擊,而是讓胡藩征役,征調萬名夫子與軍兵一起在汜水東岸結堤加固,估計在一月以後汜水東岸及黃河西麵將結起三丈高的峻峭石壁。魏軍再來,便要麵對虎牢關和石壁上箭樓的兩重偷襲了。
南充城渾家心浮動,譙良估計難守,帶著譙家屬人西奔梓潼,然後回返成都,楊思平取巴西郡。
“……當初王恭發兵反叛,秦人趁朝廷得空對付之機取上洛、弘農等地……臣請大王調派使者前去長安,向秦國索要被占邊境……”
司馬德文從楊安玄的正式奏疏中得知,魏軍出動四萬人渡河南侵,楊安玄率二千輕騎突入魏軍境內,焚燬魏軍囤積輜重糧草的平皋城,迫使魏軍退兵;在魏軍北渡之時策動攻擊,斬殺魏軍近五千之眾;加上在蟒河灣擊殺數千魏軍和擄獲八百的戰績,足以讓楊安玄再次升遷。
趁著晉朝內鬨,姚秦又侵犯上洛、弘農等地,派軍攻打洛陽,若非楊安玄兩次相援,恐怕淮河、漢水以北儘被姚秦所占。
仇池公楊盛生恐楊思平從東打擊仇池國,向秦歸降,姚興任楊盛為益州刺史,征南大將軍,都督益、寧諸軍事。